一见钟情其实很痛

大炉山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大炉山人文集最新章节!

    2006年冬至的夜晚。

    天气是刺骨的寒冷,我静静地坐在幽兰书屋,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街头零乱地飘着雪花,还不到8点,路上已没什么行人了。

    我是幽兰书屋的伙计,我却不能离开,要等到10点以后才能关门,我心里想着早点下班,在隔壁的火锅店去吃一小份羊杂。

    我听见一阵橐橐的高跟鞋响起,由远而近,在书屋门口停下了来。

    一个女孩随即飘进店来,雪白的面颊冻得通红。

    “好冷呀!”她冲我嫣然一笑,露出整齐而洁白的牙齿。

    她在放期刊的书架上信手翻着。顿时,这寂寞清冷的书屋仿佛一下子生动起来。

    “这么冷,你还出来租书?”

    “不租。我只想在这里看一会儿。”

    我有些诧异了:天气这么冷,不把书租回家去,就着温暧的炉火,或躺在暖和的被窝慢慢地看,偏要坐在这寂寞冷清的书屋。我便有些疑惑地望着她。

    “我忘记带钥匙了,等室友回来。”她一边找书,一边说。

    她从期刊中选出一本知音来。

    我给她抬过去一把子椅子,让她坐下慢慢看。她向我嫣然一笑,说:“你这人真好!”我走过去,把空调也打开了。她吃惊地看着我:“只有一位顾客,你也开空调?老板要说你。”

    “呵呵,无所谓。”我尴尬地一笑,脸竟一下子红了。

    她安静地看书,时而露出微笑,时而望着窗外,有一刻她还偷偷抹起了眼泪。

    我将一杯热茶递过去:“你喝吧,免费的。”

    “哦,谢谢。你是本地人吧?”她突然问我。

    “哪里,我老家是游仙区的。高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了,这书屋是我二叔开的。”

    “我也不是本地人,我是江油的,在酒店做服务员。”

    “你住哪里呀?”不知怎么,我竟问出这么一句。

    “酒店宿舍。”她又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打工知音专注地看着。

    大概9点的样子,她递过5元钱来,说要走了。我不肯收,她把钱放在柜台上向我嫣然一笑,便飘了出去。

    冬至节后,她一连几天都到书屋来看书,我们渐渐地熟悉起来。她叫李艳,是悦来酒店的服务员,比我小一岁,才过完21岁的生日。

    从那以后,我便天天含着期待,在久待地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跟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啊!于是,看见带着笑窝的白晰的脸,看见腮红,看见淡黄色的羊绒大衣,看见甜美的嫣然一笑。那时,冬夜似乎已不再那么寒冷,在美丽的憧憬中,我已经悄悄爱上了李艳。

    然而,隔了许多天,李艳却没有再来。

    当忙碌的白天过后,一到夜晚,我就会想起她橐橐的鞋响和那嫣然的一笑。一个人在柜台里坐着,耳朵却异常的灵敏,仿佛听到书屋外一切往来的鞋声中便有她了,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却又往往逐渐失望。

    莫非她离开酒店了吗?莫非她看出了我的心思躲着我吗

    我便急切地想去找她。

    我特意选了些新到的期刊,又去花店买了一束鲜花。站在她的门前,心咚咚地跳个不停。终于鼓足勇气,敲响了她的门。

    “呀!是你啊?快进来吧!”她灿烂地笑着,把我让进了屋。

    这是酒店的员工宿舍,两张单人床,一张书桌靠窗放着,桌上的口杯中插着几枝含苞的梅花,散发着幽香。床上也十分地整洁,放着一个很大的洋绒娃娃。

    “这几天咋不来看书了呢?”我语气中透着些埋怨。

    “没有时间啊!又要写稿,又要上班,把我都忙死了。”她一边说一边给我削苹果。

    “写稿?”我有些不解地盯着她。一个酒店打工的服务员能写出什么稿呢?

    “看你那表情,我就不能写稿呀?”她嫣然地笑着,把削好的苹果递给我。转身从书桌里拿出很厚的一迭报纸。

    “你看,里面有很多我写的文章。”表情里充满了洋洋自得。

    我认真地翻着,那些文章的作者全都暑名“腊梅”

    “其实,我也很喜欢写作。”我突然说。

    “真的吗?那太好了!”她显出极高兴的样子,以后请你多指教啰。

    “哪敢呀,我得向你学习。你是才女了嘛。”

    “什么才女,瞎写呗。”她咯咯地笑了起来。

    我们谈了很久,谈得很晚,像是遇见了知己,真是相见恨晚。那以后,便开始约会,有时在书屋,有时在宿舍,有时去公园。我们谈写作,谈人生,谈理想,谈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但谁也没有提及爱。

    有一天傍晚,李艳手里拿着一封信来找我,看上去特别兴奋的样子。

    “等你关了门,我请你吃火锅吧?”她眼中透着异样的光彩。

    “什么事这么高兴呀?”

    “我,我要去报社当编辑了!”她激动得都快说不出话来。

    去报社当编辑?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疑惑地看着她。

    “你不相信?看吧,这是聘书。”她将那封信递给我。上面写着:“兹聘李艳同志为本报副刊编辑,聘期2年。”

    “恭喜你啊!”我大声地说。我也为她远走高飞感到高兴,但很快地,心里又涌出许多的失落来。

    她点了很多菜,自己却没怎么吃,只是一个劲地夹给我吃,她却不停地说话,描绘着她即将到来的幸福生活。

    吃完火锅,我陪她去宿舍,看着她默默地收拾行李。我想,过了今夜就再也看不见她了。而我将继续呆在幽兰书屋,在寂静、清冷和空虚中忍受煎熬。

    “你,还回来吗?”我忽然想起好像从未向她表示过爱,声音有些哽咽了,听上去有些异样。

    “回来啊,怎么会不呢?你不是还在这里吗?总要回来看看的,你也可以来看我呀。”

    “也许会的,谢谢你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时光。”

    第二天,我把李艳送上了长途客车,我无数次想说出那句“我爱你!”却终于没敢说出口。李艳坐在车窗边向我挥手,脸上却再也看不见那嫣然的笑容,她别过脸去,好像流出了泪水,那是我一生中少见的、一张最动情的脸。

    李艳离开后,不仅在物理距离上与她天涯相隔,心里距离也十分遥远。和她相识相处的那些日子,就像是昨夜的一场梦,朦胧而漂渺。我想,一个书屋的伙计与一家报社的编辑怎么可能走到一起呢?

    李艳刚走以后,我们每周都会通几次电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话的内容逐渐变成礼节性的问候,打电话的次数也日渐地稀少,在半年以后终于连一声问候也没有了。

    书屋的情景,毕竟使我不忍再呆下去。坐在柜台里,总会想起李艳橐橐的鞋响和她嫣然的一笑,那使我更加痛苦,我惟一的选择就是离开。

    我向父母要了一些钱,又向亲戚借了一些,我下决心要在李艳工作的地方开一个书屋。经过多方努力还有朋友们的帮忙,我终于在那个城市开起了一家书屋,也取名“幽兰“,自己做起了老扳。李艳则彻底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虽然同在一座城市,想去找她的话,是很容易找得到的,但我实在没有勇气走进报社。我想,即便在报社找到了她,又能说些什么呢?告诉她我已不是从前的伙计,而是幽兰书屋的老扳吗?那又能怎样呢?心灵的距离早已相隔天涯。

    在那些日子里,我白天守在书屋,忙里偷闲的看些书。晚上关门以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我向很多报刊杂志寄出了稿件,但却全部石沉大海。不能发表文章的打击,使我十分沮丧,成天闷闷不乐,我无心看书,无心写作,守着那小小的书屋打发着时光,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那时,我却常常在报刊上看到署名“腊梅”的文章,她的文字依然清新动人,我把她的文章全部剪下收藏起来。

    就在我准备从此封笔,安心经营小书屋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她们报社打来的电话,说我投的一篇特稿他们准备刊发,要和我核实一下相关细节。我顿时来了精神,匆忙挂出“店主有事”的招牌,赶到了报社。

    走进编辑室,我一下子惊呆了,那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李艳吗?我站在门口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李艳微笑着,却早已没有了从前的嫣然,笑容中略显苦涩。

    “进来吧!”她说。

    “是你?没有想到呀!”我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包围,亦惊,亦喜,亦痛。

    “我其实早就知道你来这个城市了,你还好吧?。”

    “我还行。你为什么不来找我呢?”

    “那你呢?知道我在报社也不来找我。我是从你二叔那里知道你的情况。我在幽兰书屋外面俳徊了几天,到底还是没有进去,我怕影响你。”

    “是吗?能影响我什么呢?”我表情冷冷的。

    “现在,你的书屋经营的很好,也开始发表作品了。你写的那篇特稿明天就会见报,主编说你的文笔很不错哟。”

    “不是说要核实一些细节后修改的吗?”

    “不,不,那是我骗你的。我就想见见你这个作者。”她把作者两个字说得很重,露出久违的嫣然的笑来。

    此刻,我也有了一种久违了的温暧的感觉,仿佛这不是在报社又回到了从前的幽兰书屋。

    李艳转过身去,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红色请贴递给我,收敛了笑容说:“我就要结婚了,他是我一同事,到时你可一定要来呀。”

    我好像早有预感似的,一点也不显得吃惊:“那恭喜你们了!我一定会来的。没其它的事我先走了?”

    “再坐会儿吧,难得一见。”

    “不了,我还要回去看店呢。”

    “以后电话联系啊,给我写信也行。”

    “不,算了。那太费时间和精力,我怕自己都支付不出了。”我觉得自己有点小气,的眼泪竟夺眶而出,匆匆地离开了编辑室。李艳在后面追了出来,走廊里旋即响起我无数次期待而熟悉的橐橐的鞋响。我没有回头再看她一眼,此时此刻,我不知道李艳是否也流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