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在线流小说组编辑萧晖

短篇小说审核组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短篇小说审核组文集最新章节!

      一滴清露映旭日

    ——与红袖2006年优秀编辑萧晖的问答

    受访编辑:萧晖

    采写编辑:杨华亮

    引言

    我是一个游子,是一个过了而立之年还长期在外奔波,在生活的琐碎中疲于奔命的游子,无暇顾及所谓的兴趣、爱好,在恍然中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不休的春秋,如果把经历看作是一种财富,那么我很富有,把经历比作一种无奈的顺应,我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其实,我想得很开,生活原本就矛盾,生命原本就真实,某些东西不可避免地会降临,而对于现实中的矛盾体,过多的思索也许只是徒添伤感和烦恼。

    于是我总结:顺其自然。

    我与文学无缘又离不开文学,无缘于一个才华横溢的写手,却可以兢兢业业做好一个无利可图的编辑,一切源于自己无法割舍的文学情节。在红袖时间时间不长不短,却很真实地感受到各种精神与无奈并存,来红袖没有收益上的幻想,很纯粹的爱好和兴趣所致,自以为文笔不匝地,但还多少有点欣赏水平,仅此而已,注定成为红袖的一员。

    苦乐相伴,一言难尽,大概是2005年3月吧,因为本职工作压力大,身体又不好,写下别离红袖的辞职帖,那一刻,我流泪了,因为不舍、因为无奈,现实的冲突和艰辛总让人精神颓废相伴日夜思念着的那份红袖人的真诚,一年以后重返红袖,重新拾起久违的梦想。编辑的工作单调而繁重,很多朋友都劝我说,如此把精力耗费在为别人服务上,价值几何?我无言以对,但总在心间独自斟酌:离开我地球照常转动,离开我红袖照常发展,离开我大家的生活不会起一丝波澜,但是熟悉的群落总会伤感,因为有缘才相聚红袖,因为有缘,才共同撑起一片纯净的文学天地,在和谐的氛围里,放飞共同的梦想(萧晖自述)

    一、编辑简报

    问:介绍一下你的简历。

    答:70年代初生于古城西安,18岁以前在农村度过,有着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成年后工作经历可分三部分:第一类——当报刊发行员、编辑、记者;第二类——当教师、教务主任、副校长;第三类——当培训讲师、企业中层、策划人,足迹遍布八个省50余城市,现在四川绵阳工作(奔波累了,也终于和家小团聚了,也有机会泡红袖了,呵呵)

    问:人生亮点。

    答:羞愧一点说,有是有,往往让后来更亮的给掩盖的失色了,亮点也就不成亮点了。

    问:人生转折点。

    答:好象还没转折呢(有算命先生说我65岁以后转折成富翁,被我嗤之以鼻,差点把算命摊子给踢了,不过万一人家不幸言中,一不小心转折了,我请大家喝酒)

    问:人生低潮。

    答:第n次失恋后

    二、编辑访谈

    问:写作多久了?

    答:91年上高中时开始动笔,写豆腐块,也偶尔发表豆腐块。(后来没能坚持,羞愧中)

    问:写作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答:感受寂寞,释放压力,发泄郁闷。

    问:写作有何独门秘笈?

    答:不敢说有,实在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从墙上拔下一颗钉子,别人看钉子,我看墙上的洞。”

    问:写作要求作者有哪些素质?

    答:有包容才有进步,有视觉才有创新,每个人生性不同,所面对的要求也不确定。我以为文因情动,情由心生,所谓的素质大概应该要求心态要正,要用情写字。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无情不为文,为文必硬凑,血肉不丰满,心血付东流。

    问:自认为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答:这个话不明确,如果指我的作品,那我声明本人还没有吸引人的作品诞生;如果指别人的作品,我以为主要在于——有生活、有独特的视野、剖析现实和宣扬人性的成分足以吸引大家的眼球。

    问:对作品走向市场有什么感觉?

    答:在市场经济的簇拥下,油盐酱醋啥都涨价,作者要生活,作品能走向市场当然好了,可我还没这个计划,我有先见之明,某办法,能力不够,呵呵

    问:出书得靠金钱开路,你同意吗?

    答:我个人严重不同意,别人也许愿意,这叫各取所需吧

    问:你想作为知名作者吗?

    答:做梦都想,哈哈,但是于我来说,这辈子可能不会靠写作吃饭,也不敢奢望以文为生。

    三、编辑私语

    问:你的梦想。

    答:v字型梦想不断变化,5岁想当科学家,10岁想当解放军,15岁想当作家,20岁想当企业家,30岁想当好爸爸好儿子,到现在为止好爸爸梦想实现了,好儿子的梦想直到父亲去世都没实现。

    问:最浪漫的事。

    答: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老实,老实人那会搞出啥浪漫来。

    问:异性最吸引你的地方。

    答:主要还是善解人意。

    问:最强势的说话。

    答:小菜一碟!

    问:最沮丧的说话。

    答:借点钱花?

    四、编辑情路

    问:最喜欢的爱情言语。

    答:这个可难为我了,根据我老婆的经验总结:我这人没有喜欢的爱情话语,她等我甜言蜜语已经等得麻木了,习惯了不抱这些希望,她说我要等我的甜言蜜语出来,除非太阳从南边出来。

    问:对老婆的要求。

    答:那得问问我老婆,看她啥样,我就啥要求。

    问:对爱情中的意外怎么看?

    答:爱情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立场上,一如领袖所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问:看到比老婆更好的异性,你怎么办?

    答:这个可能太主观了,情人眼里出西施,我看不出谁比我老婆好,如果有一天看到,那么该咋咋地,不伤脑筋。

    问:老婆做出对不起你的事时,你怎么办?

    答:这个假设不成立,所以不必回答。

    问:当你所爱的人不爱你时,你怎么办?

    答:爱她就让她找自己的幸福和归宿,爱不一定要拥有,这才是真爱。

    五、编辑个性

    问:你的绝活。

    答:我好象玩啥啥不精,所以就不献丑了。

    问:你的奇思妙想。

    答:把红袖传播到月球上,想想这个计划够宏伟。

    问:你的偶像。

    答:商界叱咤风云的李嘉诚,善于创造财富的严介和,已故陕籍作家路遥等等等等,好象我的偶像都老态龙钟或者已故了,汗。

    问:你的快乐宝典——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苦中作乐,你有何秘笈?

    答:没有啥秘籍,不管遇到啥,心态淡定平和,顺其自然,成了算意外,没成也不失望。

    问:你的口头禅。

    答:也是。(自己觉得这种口头禅是没有主见的表现)

    六、作品之最

    问:最惹眼作品。

    答:散文诗待放的春蕾

    问:最尴尬作品。

    答:小说爱着一个小女生,那是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真人真事,后来写出来,把自己感动了,也吓了一跳,如果让熟人看到,我就糗了,这玩意还是当日记珍藏着,不要拿出来晒了。

    问:最出位作品。

    答:这个好象找不出来,我这人正统,文如其人嘛。

    问:最勇敢作品。

    答:长篇小说爱情软着陆,这部作品涉及一些有非议的爱情宣言和对现实的抨击讽刺,写是写了,别人看了都说我不可思议,也就再不敢示人。

    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

    叛逆的亡灵

    待放的春蕾

    父亲•那沉默的期盼

    文人的雨季

    英雄冢

    七、网友留言

    问:最喜欢的网友留言。

    答:我理解编辑的工作。(再多的沟通都是求得理解)

    问:最欣赏的网友留言。

    答: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多出精华。(这是谦虚的美德,这是自信的表白)

    问:最讨厌的网友留言。

    答:我的某某某作品曾在全国级某某某杂志上发表过,你居然退稿,呵呵(这种留言让我茫然,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的无能、不称职,还是其他鸟鸟原因,费神)

    问:最简短的网友留言。

    答:辛苦。(两个字的问候让我感到温馨)

    问:最贴心的网友留言。

    答:因为编辑的热心,我会常驻红袖。(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从这里找回了些许安慰)

    八、编辑手记

    问:什么时侯开始在红袖投稿?

    答:2003年7月。

    问:对红袖有什么期望?

    答:发展发展再发展,成为真正大牌的中文门户网站,加快商业化进程,才有生存的资本和空间。

    问:什么时侯成为红袖编辑?

    答:2004年3月15日。

    问:成为红袖编辑后遇到的最高兴的事情。

    答:收到红袖寄来的小礼物,虽然不值钱,但是心意很重。

    问:表达对网友的祝福。

    答:红袖对新手来说是一块试验田,种植热情收获自信;对知名写手来说是宣传阵地,意想不到的惊喜总在不经意间纷踏而来;对成长中的写手来说是学校,伴随着成长让人刮目相看;对读者来说是感受酸甜苦辣的虚拟社会,总能寻求到一种安慰自己的东东;对编辑来说是兴趣、爱好批发的集散地,不断涉猎各种各样的文字风格,不断地贡献各种各样的需求。红袖在成长中满足着一个群体的需求,圆了一个群体的梦想,她希望能得到大众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编辑,体会着网友的感受,也体会着网站的感受,总希望消除一切误解,把两种感受统一起来,因而总希望每位红袖人能在红袖相处着、理解着、学习着、进步着、收获着、快乐着。

    萧晖红袖文集:涧水映日

    作者的评语:

    触摸灵魂的网——萧晖

    红袖网友:天使的预言

    千里马只有遇上伯乐,才称得上是千里马;好文章遇到优秀编辑,才称得上是真作品。

    编辑是一个网,网住了作者被触摸的灵魂,网住了文章被过滤的杂质。对文章的把关、审核、筛选,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真正的功底是穿越的功效、锐利的眼睛、敏捷的思维、超现实的意念、对未来预知的能力,这些不是一般般编辑所能及的。

    而箫晖却是穿、锐、敏、超、预都俱全的功能性智商编辑。

    他的功底一方面来自天赋,一方面来自心智,一方面来自经验。

    不可言喻的编辑功底,让人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输着普通人的身份,以不可一世的编辑才华,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而位于红袖众生济济的编辑领域。

    作为作者兼读者的双重身份,我们对萧编辑竖起的大拇指,并非一时冲动,也非大智若愚了一下,他对文章的审核、牵引、推荐,是深入人心的,刻如骨髓的。

    文如其人,作者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自我灵魂的再现,每一位作者都在经受对自我灵魂的拷问或拍卖。

    读者把文章当作生活的参照物,在文章里搜寻挖掘出自己的真实,或灵魂在生活中的点滴,从而引起文章内外的共鸣、感叹,这不仅是文章的功效,而是编辑成功的业绩。

    好作者在于写,好读者在于看,好编辑在于审。这是串联式的链条,而编辑却是关键的关键。

    箫编辑却把文章的内涵把玩渗透,穿透到作者的心灵,能把作品刊发所引起的效应和预知作者发展的方向连接在一起,这何止是独到的见解和手法,简直是奇迹。

    能名副其实的编辑是稀少的,而萧晖就是一个编辑。称他为心理学家并不过分,称他为优秀的探手也不过讲,称他为伯乐的千里眼绝不是信口开河。

    他是一位值得尊敬、让人爱戴的真编辑,爱文章是从爱编辑开始得,因为他是文章与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和探索器,把优秀别在他的身上,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