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被强后何去何从

边缘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边缘树文集最新章节!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一种意识形态。从人类诞生开始,文化以自我的形式孕育而出。文化既人化。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存在即合理。所以,文化不论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它都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然而当我们对现在的文化津津乐道时,一千多年前的庄子或许正在黯然神伤,也无心垂钓濮水了。

    现代作家刘征的寓言里曾调侃到:庄子的呕心之作南华经因征订数只有三本,被出版社恭恭敬敬地退了回来。而庄子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现代社会,他的南华经正如他的历史一样,已经成为一种记忆。大多数人对他的心血之作,一片茫然,甚至不屑一顾。为何会如此呢?中国的文化,难道已经病入膏肓了吗?

    不!不是病入膏肓,而是被强奸了!笔者斗胆假设,文化就像被强奸,与其痛苦呻吟,不如闭眼享受。所以,现代社会是阿q的天下。

    金庸的小说被导演改得面目全非,美女、帅哥,再加点特技,贯穿到滥情的情节里,整个一场闹剧,而绝少人真正静下心来去读原作。至于郭大侠的正义,胡大侠的豪迈,那也仅存于人们的酒后呓语中。至于后唐主的词,李清照的情怀,也早已灰飞烟没。偶尔的残碎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作为对高考的一种迎合。

    还好一些经典的文化只是被猥亵,而现在很多文化是彻底地被强奸了。现代文化的内容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俗”如一个低级的妓女,再怎么抹脂擦粉,都无法登高雅之堂。什么“洗唰唰、洗唰唰”竟然比过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某著名歌星念经一样的唱调竟然成了时尚元素,受到粉丝的崇拜,而真正的文化大师,李白、杜甫、鲁迅、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早已形如陌人,更不要说理解和懂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代文化的形式用一个字来讲,那就“脱”脱下尊严,脱去道德。成了钱中书围城中赤裸裸的“真理”木子美脱了,赤裸裸的性爱日记,让她一度成为网络名人,网络作家。流氓燕脱了,木木脱了,小天女脱了,这些用身体写作的美女,全成了网络上的作家、精英、红人,还成了媒体追捧的对象。那些没有脱光衣服的,虽然文采飞扬,虽然很努力,但却怎么样也不如敢于脱掉几件衣服的女人红得快,红得紫。当然也有欲擒故纵的,含蓄一点的。芙蓉姐姐脱了,脱下了尊严,以丑为荣,以搔姿作态为美。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我们应该对芙蓉姐姐肃然起敬。她,仍然守住了道德的最后底线。这些人成了现代网络文化的一大支流,网络似乎成了窑子。而喜欢逛这窑子的人还为数不少。

    现代社会是一个传媒的时代。现代文化就是一个被传媒吹捧的文化。电视里采访的,报刊上报道的,大多不是真正的文化人,而是文化圈中的特别份子。要么像尼采一样偏激,要么像王小波一样愤青。(不幸的是:尼才最终疯掉,王小波也难逃厄运。)可王小波的愤青是对曾经畸形的社会的一种愤怒,而并非标榜桀骜不逊。而现代文化圈中的个性青年却只拣到了皮毛。我不明白郭敬明的“见到某人,就像被雷劈了一下”有何高明之处,可能是我愚笨,老土,跟不上潮流,也可能我仍然禁锢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文化里。为什么一个偷盗了别人智慧结晶、精神财富的人仍然倍受欢迎,并且还成了中央电视台的座上宾?“我型我酷”加上一点才华,就成了粉丝的偶像。而中央电视台自然不甘于把电视做成文化形式,而势必要做成文化产业。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只可惜,作为观众的我们,望眼欲穿,而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些作秀的垃圾,而真正的文化被丢在时代的角落里尘封。

    无可置疑新概念作文成就了八十年后的新生代作家,不可否认他们的才华横溢,但粉丝的迷恋,媒体的推崇,是否过了头?是否失去了对真正的作家、作品的公正?

    “时至今日,高雅的古典乐已然成为青年的商品而非旋律,是我们审美偏离了文化传统,还是时代之风带走了我们高贵的眼光?”这是一个高中生借高考作文而发出的感慨,这是否让为孩子们创造文化环境的我们汗颜呢?

    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精神世界?我们到底把怎样的文化留给后人,被强奸的文化,到底该何去何从?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