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南京

冰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冰客文集最新章节!

      我这人是不大关心历史的,也很少关注地理,只是一个闷头过日子的小人物。要不是考虑到孩子教育的需要,我很少出门看风景。这不,五一假期到来的时候,学校说要到南京旅游,想到她的历史,她的地理,她的人文,对于教育孩子确实有些必要,便欣然同意。可是,倘若要说起南京的佳处来,一时竟难以说的清楚了。

    认识南京似乎是从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开始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记得小时候读到这首诗歌,眼里常常羡慕的是江南的绿色遍野,山水相连,鸟语花香;后来稍长的时候,竟对那里的酒旗飘飘留恋着,渴望享受着在春景满怀的山色里开怀畅饮;再后来却是时常感叹着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情怀,为落寞的曾经的胜景惋惜!

    那美丽多情的江南啊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啊!

    于是我常常爱怜着南京,那感觉竟是难以名状的一种。探询历史,我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一个300多年的分裂对峙时期。那时魏、蜀、吴三分天下,立国江南的东吴于公元229年定都建业,使南京从江东一县,一跃而为国都。以后,东晋王朝和史称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相继建都于此,城名建康,前后320余年之久,于是有了六朝古都的美名。建康都城经过历代营建,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壮丽秀美,建筑艺术达到很高水平,声名远播,在日本称为“梁式建筑”令人痛心的是,建康城几经毁城浩劫,致使我们现在已难以见到精美的六朝建筑了;能够领略的只是残存日本的现已定为国宝级文物的“梁式建筑”了。

    建康城先后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南京”这个名称,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府,改应天为南京而得来的,至今已600多年。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她的历史的确源远流长。

    说到她的历史,我的心口总是沉甸甸的,南京曾经经历过屈辱。1842年8月5日,英舰80余艘侵入南京江面,英军登陆,摆出攻城架势。尽管江宁郊区人民已在英勇抗击,清廷钦差耆英、伊里布仍乘小船登英舰求和。在英舰“康华丽”号上俯首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又称南京条约)。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惨痛历史,由此开始。这是一个悲剧时代的开始啊!从此我们失去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但是南京也同样见证过中国人的伟大理想:1853年春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率领下,3月19日,攻占江宁,遂定都,称天京。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运动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政治、经济、民族和男女平等的主张,虽然没能真正实行,却反映了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那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始。

    历史不会忘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署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力图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在立法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南京作为民国开基的国都,虽然只有短短93天,但却标志着中国的有识之士对自己命运的艰难求索,她将永远载入了南京的史册!中山陵也因此而成为南京著名一景!

    历史也不会忘记,南京也因为了中国人的鲜血变成了国耻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集中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兵力,编成华中派遣军,分三路直逼南京。13日凌晨,日军从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三路攻进城内,进行了连续6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有30万以上中国人民被杀害,全城三分之一以上的房屋遭焚毁,数量超过13万间。血流成河,哀鸿遍野,那是怎样的屈辱啊!那哀嚎,那悲怆,那屈辱,那鲜血,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奋勇前进!

    当然,历史也更不会忘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那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声音!―――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千里长江分三路渡江。4月23日深夜,胜利渡过长江,4月24日晨解放军先遣部队直奔“总统府”把红旗插在了门楼上,建立了人民政权。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一个新的南京也诞生了!

    历史是沧桑的,现实却是美好的。

    现在的南京已经成为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南京的的夫子庙十分闻名。夫子庙就是孔庙,是孔庙的俗称,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都是明清风格,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悠长的历史。乌衣巷位于夫子庙文德桥附近,西与钞库街、大石坝街相交接,东面直通白鹭洲公园,全长五六百米。据至正金陵新志引丹阳记的文说:“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三国时,这里是东吴禁军驻地,因官兵都穿黑衣,军队被称为乌衣营,驻地也被称为乌衣巷。东晋以来,人才辈出的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在此,留下“王家书法谢家诗”之说。王谢两家唐朝时没落,刘禹锡的诗就清晰地描绘了当时乌衣巷的萧瑟。

    莫愁湖也是南京一景,位于水西门外桥西。莫愁湖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莫愁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明的河南洛阳贫家女子。15岁那年,父亲病死,为葬父只好卖身。正巧,家住建康石城湖边的卢员外在洛阳,见莫愁美丽聪明,就买为儿媳。莫愁葬父后,挥泪辞母南下,不久,北方边塞受到敌军侵犯,丈夫应征戌边,谁料一别十载杳无音讯。纯朴的莫愁把心思寄托在帮助邻里扶危济难的善行之中,深受邻里称颂。但遭公公反对,莫愁不堪诬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后人怀念莫愁,便把她住过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称莫愁湖。

    莫愁湖,六朝时称横塘。全园面积54公顷,湖面约33。3公顷。在宋、元时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后更盛极一时。清乾隆年间,在园内建郁金堂,筑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解放后,莫愁湖畔原有建筑整修一新,并扩大了游览园地,增建了长廊、水榭、湖心亭、露天舞台等设施,遍植花木。今日莫愁湖,松林掩映,繁华似锦,成为南京的一座大型古典花园。现园内有胜棋楼、郁金堂、粤军阵亡将士墓等。莫愁湖内湖面宽阔,盛产莲藕,莲花十顷更是六代名湖引人入胜之处。远在明清,莫愁湖就栽植了大量莲花,每逢炎夏,莲花盛开,翠盖红花,香风阵阵,恍若绝代的凌波仙子,出淤泥而不染。园内花卉品种丰富、色彩艳丽、花瓣各异、花型多变,形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雨花台更是著名。雨花台三国东吴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时,佛教盛行,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因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始得名。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近年来,新、复建了雨花阁、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马冢、甘露井、曦园、怡苑、梅岗等20余处名胜古迹和楼台亭阁馆。如今,这里有气势雄伟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群,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应时的花草,以及驰名中外的雨花石和闻名遐尔的雨花茶等,已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

    玄武湖也不能冷落。玄武湖位于南京东北,三面环山,一面紧靠古老的南京城桓,湖周长约15公里。湖水来自钟山北麓,汇入青溪故道,流至秦淮河。湖光山色,景致迷人。玄武湖最早叫桑泊。东汉末年秣陵尉蒋子文死难于中山之阴,葬于湖畔。孙吴时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改称钟山为“蒋山”玄武湖为“蒋陵湖”又因孙权常在此湖训练水师称为“练湖”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把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这或许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刘宋元嘉二十三年,湖中出现“黑龙”遂改称玄武湖。“玄武”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通常是指北方之神,与代表东方的青龙,代表西方的白虎,代表南方的朱雀,和称为“四神”宋神宗时候,为了解决荒年平民的生活问题,将玄武湖泄水为田,玄武湖几乎消失,后是经重新疏浚改田为湖,可惜湖的面积比原来大为缩小。玄武湖今天的面貌大体上形成于明朝。明太祖营造南京城时,借用玄武湖为天然护城河,致使此湖不再直通长江,仅靠一个大树根水闸与金川河相通。面积大大缩小,约为六朝时的三分之一左右,整个明朝期间,玄武湖一直属于禁区,出因公事经批准外,一般官员都不准随便进入。民国初年,国民党政府曾把玄武湖改名为“五洲公园”解放后,又改为玄武湖公园。玄武湖的五洲中,梁洲是风光最佳处。

    玄武湖全园面积472公顷,其中陆地104公顷,水面368公顷,湖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湖面上分布着五块绿洲: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故有“五洲公园”之称。湖中有五洲,环洲位于湖西南,因形屈曲似环、抱樱洲于内而得名。洲上遍植垂柳,微风拂来,宛如烟云缭绕,故有“环洲烟柳”之称。从环洲向东,经过小桥抵樱洲,因洲上遍植樱桃得名,有“樱洲花海”之誉。从环洲越芳桥是梁洲,洲上树木繁茂,名胜古迹众多,从梁洲过翠桥至翠洲,这里绿草如茵,佳木繁多,构成了“翠洲云树”的清雅特色。菱洲位于玄武湖的中心,有“菱洲山岚”之美誉。玄武湖四季景色各异,特别是玄武湖之秋,泛舟湖上,穿行于绿叶红荷之间,停船于垂柳塔影堤畔,尽情欣赏玄武湖的迷人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查询历史,遍访人物,只是为了给孩子留下一点什么,让他们不要仅仅欣赏这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要时时记起往日的辉煌,曾经的屈辱,和沉甸甸的教训。

    不忘历史,才会进步,但愿我们的孩子不要辜负我的期望,愿南京永远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