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拾穗与张李丐养中的婆婆

碧竹翩翩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碧竹翩翩文集最新章节!

    首先要说清的是,我几乎完全不了解西方宗教,对于路得记深刻的宗教意义基本上一无所知。我只能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把路得拾穗与张李丐养看作西方和东方两个代代相传的故事来阅读,感受故事中的有情与无情,温暖与寒冷。

    路得记的开端是这样的:路得和妯娌俄珥巴的丈夫相继病逝,只剩了她们与婆婆拿俄米一同度日。于是拿俄米劝说她两个儿媳各自回返娘家,寻人再嫁。俄珥巴恋恋不舍而去,路得却留下来,决意要和婆婆拿俄米相依为命。之后路得随拿俄米返回拿俄米的家乡伯利恒。

    张李丐养是这样开端的:唐朝时候,有个叫化婆张李氏,相貌很好,年纪在三十岁上下,丈夫早亡,张李氏天天搀扶着她的瞎眼婆婆去讨饭。她的婆婆脾气很暴躁,而且是个自以为是的人,动不动就骂张李氏。纵然这样,张李氏却仍然很有耐心且非常细心地孝敬着自己的婆婆。

    自这两个故事的开端,我看到了两处相同:

    一、两个故事中的儿子兼丈夫皆早亡,剩下婆媳艰难度日。

    二、两个儿媳皆怀大孝,她们都为了照顾陪伴婆婆,放弃了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力。

    可从这两个故事的开端,我也看出了两个婆婆的不同:

    一、路得的婆婆拿俄米身体身体尚为康健,而张李氏的婆婆双目失明,的确没有单独生存的能力。

    二、拿俄米不希望因为自己牺牲儿媳的幸福,她力劝儿媳回娘家改嫁得到幸福,或者说至少得到稳定有依靠的生活。张李氏的婆婆却完全没有顾及到儿媳的人生幸福,对于儿媳与自己相伴下去有可能老无所依没有半分怜悯。饶是这般,她还对为了她牺牲自己的儿媳粗暴无礼。

    对于这两个婆婆的不同,我实在想再分析分析。这两个婆婆的确一个是明眼

    人一个是瞎眼人,但明和瞎的,不单是她们的眼睛,还有她们的心。

    路得的婆婆拿俄米考虑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她自己在失去儿媳后有可能老无所靠,她首先想到的是儿媳们还年轻,应该还她们自由,让她们有可能得到正常的人生归宿。只从这一点看,我们就能判断出拿俄米是个无私的人,她那一颗温暖的心中,充满了爱与怜悯。有这样一个大爱大慈的婆婆,路得未来的人生之路就不会凄冷。

    相对而言,张李氏的婆婆心中只有她自己,她从未想到儿媳也有权力得到正常的人生归宿。她没有感恩之心,在儿媳置自身于不顾与她生死相伴后,仍对儿媳无礼辱骂。的确,她双目失明,无力独自生活。但是,如果她心中有半分怜悯,也不会对儿媳这般态度;如果她心中还有半分无私,也一定会考虑一下儿媳的未来,在以后有机会的情况下,可以给儿媳和她自己一个两全的生活结局。可是她没有,她真的瞎了,她看不见为了她儿媳的付出一切,她看不见为了她付出一切的儿媳。她没考虑对方。她的心如寒冰硬石,无爱无怜无温暖,她是一个彻底自私的人。有这样一个婆婆,张李氏的奉献无异于以肉投狗,她的未来注定孤苦伶仃,命若浮萍。

    路得记之后的故事是这样的:路得随拿俄米返回伯利恒后,拿俄米因老弱失去了劳作能力,路得就在当地富人阿波斯(阿波斯是拿俄米丈夫的亲戚)的田地里拾麦穗糊口并奉养婆婆,之后路得在拿俄米指点下为阿波斯侍寝以示求婚。那阿波斯亦是正人君子,对路无半分轻薄之举,最后明媒正娶路得为妻,并奉养拿俄米至终老。

    路得真是个幸运女子,碰上了个大慈大悲的婆婆。我想即便是路得的亲娘在场为路得筹划也不过如此。路得为婆婆拿俄米付出了一切,拿俄米也为路得和自己筹划争取到了归宿。路得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婆婆,拿俄米也用无私的爱回报儿媳。透过这个宗教故事,我分明感受到西方文明里温暖的人性。

    至于张李丐养的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我就把原文搬到这里来吧:“有富翁乘间以百金为聘,妇正色曰:‘我愿随姑饿死,誓不再嫁。’常有少年馈银及衣饰,欲诱之。妇斥骂,挥银物于地。姑病殁,妇竭力殓埋。遂削发为尼。至八十八岁,端坐念佛而逝。”

    对于张李氏的奉献精神就不想再谈了,我还想说说这个婆婆。有富翁愿意用一百两银子作聘礼娶张李氏为妻这般大事,张李氏的婆婆不会不知道。她知道,可她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说就等于不同意。婆婆不同意,以张李氏的为人,就不会擅自应允婚事。换句话说,张李氏的婆婆彻底把张李去氏的的未来归宿毁掉了。我记得红楼梦提到刘姥姥一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几两银子,这一百两银子,应该是足够为张李氏的婆婆养老送终了。更何况,能够也愿意用一百金聘张李氏为妻的男人,一定是位有经济实力而且对张李氏甚为倾慕的男人,这样的男子,不会不帮助张李氏照顾赡养前婆婆。可是,张李氏的婆婆从来无视儿媳对自己的奉献和儿媳的人生未来,于婆媳俩两全的人生归宿被瞎眼婆婆一次次地毁灭了。终于有一天,瞎眼婆婆死了,张李氏“竭力殓埋”张李氏竭力殓埋了婆婆,可谁能将张李氏养老送终呢?其实,年老色衰的张李氏除了削发为尼,还能有什么其它选择?张李氏是活到八十八岁,也就是说在青灯古佛旁孤寂到八十八岁,不知她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好冷,真的好冷,为什么张李氏的婆婆心肠冷硬无情无义到这般地步?当然了,张李丐养是中国封建社会宣传封建礼教的故事,故事中的婆媳两人也是用封建礼教描摹出的人像。但我相信,无论在什么社会,都会有人情冷暖,都会有爱的希望与无望,都会有有情与无情。不管是张李氏其人是不是有原形,我都要慨叹:

    竭尽孝道举世惊

    空将有情对无情!

    善心若无善心报

    谁敢请教婆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