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沉默

布衣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布衣蒋文集最新章节!

      一

    放暑假了,亮亮照例要回妻子家和自己父母家。山里没有客车,有几辆货车改装后从事客运的,亮亮一家人早早地从学校出发,孩子有岁多了,老婆要照顾孩子,亮亮背了一大包全家常用的衣物等,坐这破车还真不容易,由于当场许多山民也挤在一起,没有多少位置,亮亮让抱着儿子的老婆坐用一块长木板做成的车座,他只好背着红布包吊在车篷的铁架上。因常吊铁架,亮亮的没多少从事体力劳动的手上布满了老茧,像做过粗活的人。亮亮在山里教书有6个年头了,18岁他师范毕业带着失望和悲伤来到了全市最边远的学校,来这里报到那一天,没有班车,他和五位同学在师兄们的带领下只好步行到学校去,望着陡峭蜿蜒的路,沮丧的他真想痛快地哭一场。从那时开始他就感到人生就如这山路充满着崎岖。现在终于有车坐了,但都是从拉货退役下来的破货车,颠簸得厉害,也不安全,有一次当场天翻过一次车,死了好多人,学校书记李酒罐夫人天天抱着的那个老长不大老不说话的女婴就是翻车后的产物,她妈妈在那次车祸中死了,她被妈妈抛出车外,幸免一死,但却已难以正常成长了。在这样的环境里亮亮始终在做梦,就是要靠着读书和写作调离这里。在这漫长的下山的路上,亮亮想着这六年走过的路,心中酸酸的。从18岁到24岁他的精神在这里折磨着。他原来是想考研的,由于一场病毒性心肌炎,使他失去了信心,恰是这场病,他现在的老婆走近了他的生活。他老婆家庭环境优于他,但是素质不高,难与在读书时有才子之称的他相配,他总这样认为。不过在这鬼就不下蛋的地方,有人在很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他只好接受了这种现实的爱,不过这让他很痛苦,他老婆是偏远山村女教师的典型,不爱打扮,不可爱,十分节约,所以少了许多乐趣,总之,老婆不是想像中的那个有诗情,美丽而绝对可爱的人。他想这是命运的安排,他想反抗也没有用吧,加之,脆弱的母亲还在盼孙子抱呢。之前,他曾从街上带了一个街妹回去,那街妹和他一样大,都属兔,与现在的老婆属于不同类型,与社会上的人有联系,思想比较复杂,所以父母极力反对,弄得他点面子也没有。迫于压力,加之她没有正常工作,只是街上的一个理头妹,他就放弃了。不过,他们是真的爱过,在一个月后,他与同事们在街上故意到她与她姐的理发店去洗头时,看见经过恋爱失败后的她已经十分憔悴了。他去是想与她重归于好的,但是她对他冷若冰霜,他心里已没有主意了,加之他那时才19岁,还不算成熟,没有勇气去迎接爱,去表达爱,从那天起,他们俩就真的完了。他打算30岁有了事业基础后才恋爱才结婚的,但是那场病,使他有了不必要的袍袱,只好接受现在的老婆。住院时,很远的父母没有来照看他,是他现在的老婆每天放学后走十几里的山路来给他喂饭什么的,让他心软了。看见老实巴交的老婆他曾经要与她分手,但话一脱口老婆就哭了,又让他难为情,就这样他们在一个教师节结婚了,然后有了儿子。儿子很乖,很可爱,这让他有些欣慰。

    破货车到了山下的小镇,亮亮一家又换乘客车,客车走走停停,到市里还要走四个多小时,一般到市里要折腾大半天。而到市里后大约已经七点多了,到岳父家要一个多小时,到自己家要过河更远一些,况且交通不便。这天亮亮带着一岁多的孩子不想回自己或妻子家了,干脆带着老婆孩子逛一下市城。城里灯光溢彩,五光十色,来往的车辆和人群,使这山下的小城显得生机勃勃,散发出一种繁华的味道。习惯了山村夜的寂静,面对城市的喧哗,竟产生了一种美好的情愫。亮亮将儿子放在了自己的肩上,当然儿子此刻不知道他此时的心情。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脱离那所山村小学,改变生存环境,自己习惯了逆境中的生活,但总得为儿子着想吧。唉,能在小城安一个家该多好啊!这对其他人很容易办到,而对没有关系的他来说简直有点不切合实际。他有一个老表在教育局当办事员,在分配时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最后使他到了最差劲的学校,其他学校的教师提到那所学校就像提到了瘟神,对那里的老师有种歧视的神情。他永远不会忘记在一次自学考试中,监考教师看到他准号证上写着东王庙小学时那种傲慢的神色和鄙视的眼光,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很深刻的伤害。不过那一刻,血气方刚的他也以高傲的目光回击了那素质不高的思想封闭的老师。那老太婆并不曾想到分到东王庙小学的教师虽然没有过硬的关系,但是他们的个体素质都不弱于其他学校的,在环境的压迫下,他们一部分人在那里不断学习,都有了自己的特长,很多人都如蹩脚马跨了出来,下了山,再差也是在小镇上。还有许多人有考研的想法,当然患病后的亮亮,以为身体难以恢复,所以选择了在业余时间从事写作的这条对他来说走得十分轻松的路。奋斗六个年头了,他在教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可以说在比较年轻的教师中是首屈一指的,已在中央教科所的刊物发表过小说、散文教学等方面的有分量的文章,也多次在省市教研机构举办的论文比赛中获奖。看见小城人们徜徉于绿荫与鲜花之中,他流露出无限的羡慕之意,还是做城里人好啊,生活富有情趣。

    是夜他一家住在了妻子在市委上班的堂哥家。他与妻子的这位堂哥还很谈得来,这位堂哥也曾做过教师,生活历程也比较坎坷,在工作之余喜欢读些散文之类的东西放松在官场奋斗的疲惫身心,亮亮写的几篇发表在市里日报上的散文也引起这位堂兄的赞赏。

    二

    将妻儿送回老家后,他一个人又回到了学校,他教的是初二的语文,即将面临毕业考试,所以学校利用暑假为学生补课,他也只好来了。他喜欢学校生活,给学生上上课,批改一下作业,并且学校周围的风光的确不错,在他的老家是光秃秃的丘陵,没有这里这么多的树。学校有要好的几个年轻教师,可以在一起下棋或畅谈人生,他与低他一个年级的师弟高飞很要好,高飞现在与他教一个年级,教的是政治。他们都喜欢读书,亮亮喜欢文学,高飞学的是法律,一个想当作家或记者,一个想当律师,他们吃住常在一起,亲如兄弟。

    新学期开始了,令他高兴一阵的是老婆调离了这所学校。老婆是城郊人,岳父当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通过找关系老婆终于结束了这里艰苦的日子,只要老婆走了,他就有希望在明年调走。分到这里的教师,并无多少心思在这里教书,他们大多想的是找关系离开这里,没有关系的只好在教书和读书两件事上做文章。

    亮亮一方面想依靠老婆的关系跑调动,一方面就是想把写作作为敲门砖,谋取更大的改变。他参加过报社的记者编辑招考,报考的是副刊编辑,由于加分不够,他名落孙山了,不过他的成绩在前十五名,还可以吧,这次考试为他今后的考试奠定了基础。由于他除了写些教研文章外,也写些散文、诗歌之类的东西,发表在当地报纸上,通过不懈努力,也有了一些名气。拿教研室的一个年轻的主任,到东王庙小学搞教研活动的话说,就是东王庙小学是藏龙卧虎之地,这可能主要是针对他说的吧。

    报社的杨主任是东王庙乡的人,那年“六一”被应邀到东王庙小学进行采访。学校领导考虑到亮亮是学校的笔杆子,与杨主任有共同语言,便让他全全陪同杨主任,杨主任40多岁,也曾在这个学校教过书,经历与亮亮有惊人的相似。采访完了,由于离市城太远,杨主任被留在学校。在学校坝子的黄桷树下,杨主任对站在面前的这位富有才华又十分谦虚的年轻人十分喜爱,勉励他一定要抓住机会,改变命运,杨主任打了一比喻,他说机遇很多,就如一个个飞环,一个人只要抓那么一个就足够了。是啊,杨主任的话点燃了他那颗日渐熄灭的上进之心。第二天,乡上派车送杨主任,亮亮跟着车与杨主任进行了依依惜别。

    人的一生邂逅什么人,这似乎会影响他的命运。这次与杨主任相识可以说改变了亮亮的一生。那年国土宣传日,市国土局组织文艺演出队到偏僻的东王庙乡进行了一场文艺演出。受杨主任的鼓励,亮亮开始将笔触伸向了社会,也写一些新闻报道,他被教育局聘为了教育通讯员。这天他组织班上的学生观看了演出,演出完毕他对演员们进行了采访,那是第一次不太标准的采访,因为他不是记者,而他的采访很到位,达到了一个专业记者的采访水平,虽然他不曾学习新闻采访。中午,抑制不住冲动的他,写作了一篇现场感很强的新闻一场特殊的演出。为了抢时间,他搭乘运送演员的车赶到了报社,将稿子送到了杨主任的手里。杨主任肯定了他的作品,认为写得给人很有新意,描绘很成功,使一平凡的题材很有看头。这篇稿子第二天就出现在了报纸每三版文化新闻版的头条,成为一个亮点。由于这篇新闻处女作很成功,杨主任也很满意,于是杨主任就萌发了调亮亮到报社给其当助手的念头。之后,不久报社就派人来考察了。亮亮六年多来的奋斗终于有了结果,这是他梦想的事,只不过真的能实现,这是他不曾想到的。

    送走了这个毕业班,亮亮调到了报社,这对山里小学来说这是一个大的新闻,他的烂兄弟们很羡慕,真的是一步登天。高飞也调走了,不过只是山下的一个小镇学校继续教政治。回学校办手续时,他特地将学校的领导请到了山下小镇馆子吃了一顿,他很感激学校领导的大度,在报社考察时没有说他的坏话,他平时恃才傲物没有将领导放在眼里,还与领导争扯过。

    离开山村小学,他还有点舍不得,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在这里磨过了,十分可惜,不过他想,既然最艰难的日子都过了,那么今后的风雨不管有多大都不会阻止行程。同时,他也十分歉疚,这些年来为了改变个人境遇,只管自己奋斗,而对学生没有尽到全责,影响了孩子们的命运,凭他的能力如果再努力一下可能上高中的学生还会多一点的。

    三

    经过漫长的等待,那年十月份,一场大病之后的亮亮接到了报社的调动通知,他分在了教育新闻版作记者,杨主任就是他的领导。命运真的垂青于他,作个城里人是他多年来读书的唯一梦想,这下真的实现了。到了报社,他非常地努力,一边跟杨主任学习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一边他参加了新闻专业的函授学习,他的作品开始浮出水面,在报坛他的名字经常出现,不到一年他便在本市小有名气了。

    通过写作上的成功,带来的是他的自信和生活的改变。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使他的个性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以住的同学见了他,感觉他已不是那个内向、多愁善感的校园诗人了,而是一个能说会道的略带“油气”的人了。同学聚会,他曾经在毕业时追过的一位叫琴的女孩,看到他已有出息了,又是懊悔,又是痛恨,心理极不平衡。凡是聚一会,他们俩就要“吵”一会,别的同学是看不出来原委的。似乎琴现在对他有意思了,而在现在的他的眼里,她又矮个子又小,就像一个发育不良的中学孩子,无论如何已激不起他的兴趣。不过他总是让着她,在他心理已对还不成熟的她有些烦透了。

    报社房子已分完了,亮亮到了报社住在了市委的单工楼里,他与宣传部的波波隔房间,并且同用一个厨房,在一起吃饭。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成了要好的朋友。波波以前在一个镇上当办公室主任,后考调到宣传部的。波波由于在乡镇的染缸染过,对亮亮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刚住在一起,波波把亮亮带入了这座城市的夜生活之中,这是亮亮以前没有想到过的,在他之前想的是能与妻儿能在这座城市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并没有其它的想法,况且意识中也没有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为此,波波少不了对亮亮进行开导,他说,以前在镇上搞接待,上面来的部门领导哪个不进包厢,平时那些人看起来很正经的,由于搞接待,自己也常泡在其中,老婆对此也很理解。

    在波波的影响下,亮亮的思想开始放松了,晚上基本上是在街上喝酒,偶尔寻花问柳,业务日渐荒废,特别是在文学创作上文思逐渐枯竭,几乎难就一篇象样的诗作了。他在想,生活的丰富对形象思维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所以写诗大多是一些年轻人的作为。他任自己这样活着,他认为这种世俗的生活才是本来的状态。

    渐渐地杨主任也发觉他变了,再也不是那个上进的青年了。没有采访任务,亮亮不会主动寻找点子和线索采访,一般上班很晚才到办公室,到办公室就是抄一下部门简报,写一两篇简讯。

    虽然亮亮工作不是很努力,但是运气好会碰上一些好的新闻点子,一年上大报也不少,所以也年年评为市里面的宣传先进个人。他觉得当记者的确适合他,又轻松又有成绩,以前拼命教书,由于那个地方孩子的基础差,无论如何考不到全市前头,搞不好还要成为最后一名。

    四

    亮亮和波波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星月舞厅,在闪烁的灯光里可以照见相拥的男人和女人们,这都是对生活并不满足的人或者说在婚姻上有些不很幸的人,他们聚集在这里寻找感情的另外的天空。亮亮和波波每晚大都在这里度过,喜欢上了这里朦胧的氛围,并心存遐想能碰上一个理想的女孩。

    在这里,那晚亮亮经波波与佳佳认识了。佳佳与波波是高中时候的校友,比波波低一个年纪。佳佳是学校教师子女,生活条件比农村娃好许多,从小就有优越感的佳佳活泼可爱大方,是同学们心中的偶像。据波波说,她在高中时候就被男同学追了,那时他只能远远地看,而难以有接近的机会。

    佳佳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分到城里一小教美术,不到半年就与现在的老公恋爱并结婚了,老公在邮局上班,老公的老爸是邮局的领导,他们家与佳佳家也算门当户对。恰恰是这种门当户对的婚姻造成了许多的不幸,佳佳的老公喜欢赌博,下班后成天在茶馆里,很晚才回家,佳佳这样一位有知识有才能的女性对这样的婚姻是伤心透了,曾无数次在夜里伤心。佳佳说,她的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看中央八台中的外国爱情片,看到那些至纯至爱的爱情,她会悄悄地落眼泪。

    波波知道佳佳是个危险人物,他的一个同学也是佳佳的同学,曾经到佳佳作客,那时佳佳一个人在家,身穿薄薄的睡衣,很有一种风情,不巧的是当晚佳佳的男人回来撞见了他们的第一次约会。后来,他们的关系便逐渐恶化了。佳佳的男人从此每晚更加有恃无恐了,长期泡在茶馆里。不过看在孩子的面上,她还想努力挽回这不幸的婚姻。她除了有非份之想,从其它方面来看她还是应该算上一个好女人的,她就如廊桥遗梦中的费朗西丝卡在陈腐的生活中心中还埋藏着对爱的憧憬与渴望,不过这也不能从道德的角度来批判她,毕竟人人都期望真的爱情,甚至一生都在寻找。她尽力改善与老公的关系,一切家务都是她操持,带孩子,可以说这个家如果她不料理会全是一盘散沙。亮亮曾经与波波以同学的名义到她家去作个客。佳佳就住在市委宿舍外面的小街上,在一小的旁边。那是个夏天,散发着难以找回的青春激情。佳佳很会弄菜,也很热情,大家都夸赞她,娶到她真幸福,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佳佳还在夫妻生活上创新来满足自己的老公,他们的关系渐渐好转,不过中间的缝隙却一时难以弥合,总是时好时坏。

    五

    佳佳在略有些木讷,准确的是有些恃才高傲的亮亮面前来说是可爱的,大家都说好妻子就是好日子,他想如果自己有这样的妻子该多好啊,又有才华又懂生活又在城里。那天,在市委门前的一个干洗店,佳佳在那里取了许多衣服,是老公的几件西装,她一个人拿不走,便教亮亮帮她骑摩托车,亮亮虽觉得这样不好,但看到她的确是有困难,还是麻起胆子将她送到了家门口。佳佳那天穿着超短裙,露出的两只腿,很有美感。从此,亮亮不自觉地想起佳佳来,与自己的老婆来比,佳佳的确很理想。

    一次偶然,拉进了亮亮与佳佳之间的距离。又是在星月舞厅,那晚当亮亮与波波走进去的时候,看见佳佳与她的堂妹也在里面,由于波波与佳佳是同学,话题要多得多,他们坐在一起聊了起来,亮亮由于搭不上话只好在旁边作听众。

    舞跳到了中场,一会佳佳和她堂妹便忽然消失了。由于找不到舞伴,亮亮与波波也只好走出了舞池。碰巧的是刚一走出大门,就看见一个男人在疯狂地追骑着摩托车的佳佳和她的堂妹,由于摩托车才发动,速度不快,在跑出不到100米远的地方,被追着了。亮亮他们料到是有是非发生了,便跑上前去。那男人好像喝了酒,拦住了摩托车,只听见啪地一声,那男人打了佳佳一耳光。看见佳佳被打,亮亮骤然气血上涌,理智的波波没有拦住他,便冲了上去,由于激动他发抖的一掌,将那小子打翻在地。那小子看到不知从那里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也心虚了。听说那小子是在社会上的混的,于是趁此机会佳佳发动摩托车走了。亮亮也有点后怕,便跳上了一辆客三轮向公安局驶去。下了公安局,他便找到了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在刑警大队,平时为了完成宣传任务,都找亮亮帮过忙,稿件搭过几次名,这次亮亮只好请他摆平此事。刑警大队给在道上混的老大打了招呼,亮亮才松了一口气。后来听波波说,那找佳佳麻烦的混混一会便找了几个小青年扬着砍刀在街上到处找亮亮。从此,佳佳对亮亮产生了很好的好感,这人有才气,同时又有甘愿为她付出一切的勇气。

    六

    那是一个周末,亮亮回到学校看老婆和孩子,老婆带着孩子到楼下面去玩去了,正在一个人发怵时,接到了佳佳的电话。她很想见他,对她的约会他有些不安,毕竟都是有家室的人了,何况他有一个很活泼可爱的孩子。唉,正应了大家说的孩子是自己的好,而老婆是别人的好。怀着忐忑的心他来到了街中心,他感到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等了一会儿没有出租车来,很不自然地他们上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已到中午了,到哪里去吃饭呢。由于小城熟人多,到餐馆很容易碰头的,那多尴尬。他们到超市买了一些小吃,往城后小山走去。小山离城不远,周围环山,中间平坦,环境优美,还没有开发,所以来这里的人很少。小山里面不过十来户人家,他们沿着山路来到了山坡,满坡的野花散发着春天的芳菲。佳佳采摘野花的样子很可爱,他觉得自己的老婆从来没有这样浪漫过。玩累了,他们就找到一块草地,将一大包东西吃了后就躺在了草地里,草已疯长了,阳光暖和地照下来,谈他们的生活、过去,在感情上,他们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慨,并有相见恨晚之感。

    亮亮拉着佳佳的手,看见她的掌心纹路很多也很乱,便笑着说,佳,你的感情很丰富,但也很杂,我是你的第几个男朋友。佳佳也不否认自己对感情的不满足。

    快乐的时候总是很短暂,太阳已西移,山峦挡住了霞光,山里的光线越来越暗,小山里面还有农人在插秧,沉寂的山野,使这里显得像世外桃源一般。

    佳佳显得很开心,亮亮牵着她走在阡陌上,佳佳唱起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她唱得很动听,同自己的老婆比起来她要可爱得多,亮亮想,虽然佳佳不太漂亮,但她热爱生活敢于追求爱,已经可以同她厮守一生了,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他们提前相遇,人生会完美的。而人的命运是有定数的,相当初在偏僻山野对城里的姑娘是不敢想的。亮亮一边同佳佳沿着山路下来,一边胡思乱想着。

    在一个偏僻的酒楼,用罢晚饭,趁着夜色亮亮硬着胆子将佳佳带进了市委大院。在山里走了一天,佳佳的腿有点酸痛,亮亮使出了浑身解数帮她揉捏,痛苦暂时得到了减轻。亮亮在她的心目中变得更加可亲了,他仪表堂堂,富有才学,又忠厚老实,作老公无论如何是一个理想的人选,不像自己老公人上三十,不恋家,只好赌,那懂得怜香惜玉。

    接下来,亮亮将他发表的一些作品捧出来要佳佳读,他认为要让她了解自己,就得让她先读自己的作品,不过这显得有些炫耀自己了。这已是什么时代了?文学的辉煌与骄傲已一去不返了,还有谁去喜欢一个活在超现实的落魄诗人呢?所以亮亮那时看起来还是相当幼稚,不过佳佳是大学生,不会是很俗的。

    那晚,佳佳很完才走。那天,是他们一生最开心的一天,虽然来得有点太迟了,他们因为都是已婚之人,所以有了许多顾虑,不过相知那怕在迟暮之年,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佳佳走了。亮亮辗转难眠,不知是对是错,说实话他对这段恋情,不抱好大希望,毕竟社会的舆论太大啊,徒然一天抛弃糟糠之妻不知道会被多少人所耻笑和背后辱骂。他不想作陈世美那样的人。想起儿子的样子,他对生活就有了信心,也有了满足感。可以说儿子决定了他20岁后的人生,因为让老婆怀上了孩子,虽然他不喜欢自己的老婆,但在1996年的那个教师节他无奈地结婚了,他觉得是命运让他这样那就只好如此,一个人再抗争也莫法抗争命运。

    七

    亮亮和佳佳虽然感觉相见恨晚,但是因为都已成家,各有孩子了,所以他们对这段感情的结果难免产生怀疑。不过,他们还是彼此地爱着。佳佳回家总要绕道经过亮亮的大院,然后望望那熟悉的窗口。亮亮散步的时候也会到佳佳的学校,目的是想看看那段倩影。

    在报社里亮亮干得相当努力,经过各种场合的磨练,他的文学才华在各种报道中显露了出来。在记者工作岗位上,他又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前程来。说实在的这一行业还是不错的,并且相当适合他,自由,而且神圣。不过人总是要变的,当与宣传部的两位朋友波波和唐建接触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们极力想推荐亮亮到宣传部去,因为当一个记者吃的是青春饭,一旦年纪大了,跑不动了,便不会有人请,宣传部虽然说尚属清水衙门,但是很容易提拔的。唐建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有了签字权,写同意两个字胜过当记者写多少万字。这些鼓吹,让亮亮有心改行从事行政。无独有偶,机会终于机会来了,全市举行了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亮亮报名参加了考试,从8月份报名,到9月底考试,他非常用心,大部分采访任务杨主任不派他参加,为的是想给他充足的时间学习,只是让他在办公室守守电话什么的。杨主任是很开明的,他说年轻人应该有个光明的前途,应该让年轻人有个充分发挥的空间。亮亮记得第一次与杨主任相识时,杨主任给他的鼓励,他说人生有许多飞环,只要抓住一个便会改变命运。是啊,该是抓第二个飞环的时候到了。

    应考的日子,亮亮将自己封闭了起来,渐渐地与佳佳的约会少了。佳佳相邀了几次恰恰又在外面采访没有回来。佳佳很是生气,以为是他变了。在考试之后,又过了国庆节,亮亮如释重负,开始又到舞厅里放松身心了。宣传部下辖的一个文化公司的张总要来了几瓶啤酒,几个朋友坐在一起饮酒和畅谈人生。波波谈起了自己的几次考研经历,这几年来他屡考屡败,主要原因是太贪玩了。这次公考对亮亮来说感觉还不错,应该来说他的实力最强,并占据了年龄优势。几杯酒下肚,此该,他想起了与佳佳在这里相识的情境。记得读书时,他追求家乡的一位女孩子时,那女孩以天下何处无芳草来开导他,让他放弃了对那位女孩的追求。不过,现在终于有了一段很真实的感情,但是,也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佳佳已有好久没联系他了。在他的脑海里始终有挥不去的是佳佳的影子。不过,他眼前一亮仿佛有个梦中出现的影子,那就是佳佳。与佳佳打了招呼,他已经感觉佳佳似乎在逃避着他,好象没有兴趣与他跳舞,于是佳佳应酬般地与大家喝了几杯便走了。

    亮亮感觉很落寞,何况大考之后异常疲惫,所以决定先回家休息,于是他打的先走了。在走出舞厅大门的转角处,他看见了佳佳身后还有一个男人,那男人他见过,不是她的丈夫,曾被佳佳介绍过是她的同学。这时,亮亮心里更有点伤心,想起了初次与她约会时所说的她手掌上的感情线很乱,可能在感情上不很专一,果然不错,有两月没常在一起,说变就变了。亮亮回到了家里,站在阳台上,佳佳打来了电话,他当时强压住了心中的不快,应付了一下就结束了谈话,随后就看到了佳佳骑着木兰轻骑飘过他的窗前。

    在感情上万念俱灰、一蹶不振的亮亮,迎来了事业上的进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市人大办副主任的职务。略为春风得意的他29岁就成了副县级,在这个城市算是最年轻的副县级干部了。

    春节,亮亮回到农村老家过了几天,享受着农村的宁静。突然,他收到了佳佳打来的电话,佳佳说她已有了他的孩子,不过正在医院马上做人流。亮亮想起她开着木兰搭她的“同学”那一幕,婉转地说孩子怎么可以证明是他的呢,想到毕竟好了一场,他还是给她安慰说今后一定会补偿她的。回到城里,见过佳佳脸色异常苍白。

    由于新的工作变化带来了亮亮新的工作热情,单位上有事总是抢着干,在各方面都表现不错,使另一个年轻的副主任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在工作上总是给亮亮设置障碍,况且其与换届后新来的人大主任关系不一般,有点亲戚关系,而与亮亮好的常务副主任却与人大主任在工作上也不配合。亮亮开始感觉工作的压力很大,表现再好再积极都是失败者。常务副主任在春节过后找亮亮谈过,有意思想调亮亮到他分管的教育工委,因为亮亮作过教师,对教育是内行,先由亮亮暂时负责,一年后就顺理成章成为主任,升为正县级。但是亮亮考虑到常务副主任与人大主任之间的关系紧张,自己不愿意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以一面表示同意,一面却深深地思索。

    波波在宣传部眼看周围的人都升起来了,而自己还是一个小科长,便一咬牙辞职到省城读mba了。唐建提拔到新华书店作了经理,不到一年因为他急着搞权变,引起了副职不满,结果设了一个圈套,请人给他送礼但却又录了音,事情办成后又到检察院进行了举报,结果将唐建关了起来。由于检察院取证违反法定程序何况光有录音资料不能作为有力证据,唐建的朋友们决定反诉检察院,迫于无奈,检察院予以了妥协,放了唐建一马,结果在关了半年之后他出狱了,不过对他影响很大,上调到了省书店作了一中层干部,当然没有在下面做一法人强。

    人大机关大院的枫叶又红了,谛听着落叶的声音,亮亮想到步入仕途后的无奈,自己只不过在白白消磨青春和斗志罢了,何况唐建的事给了他很多启示,即使当上了法人代表也可能身陷囹狱的,还是当记者来得纯粹和洒脱。

    省报招副刊编辑,亮亮眼前一亮便报名参加了考试,结果真被录取上了,周围的人都劝他留下来政治上大有奔头,而他想到工作中难以应对的复杂关系,他想从官场中解脱出来,不想再作一头自忍的羔羊,所以他接到通知就很快办理了手续,来到了省城,离开了那个呆了5年的城市。在省城他又与波波、唐建两位好朋友走在了一起,过了几个月,陆续调来了过去的好多朋友。新的生活虽然有许多不顺心,比如工作量大,但是亮亮感觉他又成熟了许多。回望来路,昨天真的恍然如梦。

    后来,想抓青春尾巴的佳佳真的离婚了,调到了外省的一所学校教书,她对那所小城也充满了无奈与无聊,她与亮亮的真爱因为自己的不约束而完了。不过毕竟他们真爱了一场,并且他们还时常在网上见面,彼此关心着对方,说些要保重身体的话,也颇感温暖。

    再后来,在网上相见几乎没有什么说的了,不过亮亮看见“雨裳霓衣”的头像,他真想哭一场。他感觉爱就象一只会烂的红苹果。不过他坚信,活泼开朗,对一切永不在乎的她是不会变的,对生活是不会沉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