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淮人最忆是杭州

炳辉叶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炳辉叶子文集最新章节!

    杭州,这个我一直魂牵梦绕的地方,这个牵着思念的线,揪住我的心日夜难耐的地方,在一个凉凉的秋日里我与她有了今生第一次的约会。

    你看,西湖,雷峰塔,垂柳,悠闲的人们。越过钱塘江的水,从波浪里寻找唐诗里的句子,天空慢慢地铺开浪漫和温柔。听不懂那些从远古水墨里,繁衍而来的细语呢喃,只是如丝的垂柳,静静地,垂守江南的秀色。阳光却好,打在水波上,打在湖畔柳枝上。一排排的嫩柳倒映在绿波中,与阳光一起浮动。

    散步在西湖岸边,将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美丽的西子湖畔,步步有景。长桥,柳浪闻莺,晚光亭这些只有在诗词句赋中了解到的地方,就环绕在西湖岸边,几乎与我们擦肩而过。买到了杭州地图后,我才知道,西湖美景,大多围湖而设,要留心细细的品,才得其中滋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子曾如是说。

    西湖水,碧涟漪,紧拥百折桥。翠柳成阴,连环古韵重房。人开始安然,开始发觉这世间竟会有如此幽静的一隅。说是静,并不是说落地无声,在这里,是有声的。微风轻缠,绵延曲道,游人如织,尽赏天下名景。

    西湖干了,你看见白娘子粉红的肌肤和飘落的雨伞了吗?西湖浅了,正是采莲的好日子。西湖满了,游人划着一叶柳舟荡漾。

    在苏堤上,在柳林间,在一方小舟里,人来人往,或拍照,或观景,或小憩,或独自一人闲步,好令人惬意啊!

    忽然悠扬小调,更使人心醉神怡!温故知新,白娘汉文情。渐渐行进,扑过来,无法阻挡的绿色把吴越的情感重重地包裹,掬起散落的记忆,在阳光抹出西天的残红时,才发现自己仅仅是一个过客。

    西湖多柳,亦多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还有断桥。

    关于断桥,我们应该为这世间的爱情而感动。

    白蛇和许仙,那段优美凄伤的爱情。当美丽而善良的蛇妖爱上了书生,就注定了那是一场悲剧。这不是传说,一切的,我们都希望它是真实而存在的。因为只有存在过,所以我们才伤心,所以我们可以满含热泪地对下一代诉说着那千年不变的爱情。

    孤山就在白堤边上,过了断桥不远就到了。山上有西泠印社,从山的北麓绕过去,我们可以一路浏览里外西湖的景色。孤山多梅花,所以又叫梅屿,其北麓有放鹤亭和一大片梅林,据说就是那个“梅妻鹤子”的林逋留下的,他的那两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确实是咏梅的绝唱。

    孤山本来是西湖中的一个岛,白乐天建了白堤之后就与西湖的北岸连通了。但孤山还是像一个岛一样的安宁,走在孤山的树林间,你听不到汽车的喧闹,你看不到游人的嬉笑,即使是来这里游玩的游人,也是静静的走着,小声的指点着。似乎怕打破了这里的安宁。也难怪林逋会喜欢这里,换了谁谁都会在这里结庐而居的,与梅为伴,与鹤为伍。

    山的南麓还有清朝皇帝的行宫,清朝康熙和乾隆二帝南巡时,都曾在孤山行宫下榻。连皇帝也喜欢这里,看来这确是个好地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据说无论是哪个季节,只到西湖边去静静地坐着,你不言,湖亦“不言”单凭盈盈秀水,便顾盼中生出无限情愫。

    春有柳浪之莺,夏有曲院之荷,秋有平湖之月,冬有断桥之雪。天竺山领袖群峰;北高峰遥相对峙;南屏山以怪石嶙峋见称,五云山以林壑幽奇名世。湖山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登山兼可眺湖,游湖亦并看山。

    人言道西湖有三颇让人捉摸不透: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如此这般,就让你无端生出些缠绵的意境来,似远似近,若即若离。只恨这湖山为什么不是搁置在你的案上,终日把玩。那么,你只需在黄昏时分登上吴山顶的江湖汇观亭,所有的一切便如盆景般尽收眼底,正应了亭上那对名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想起杭州,你总会想起杭州的水,杭州的雾、杭州的雨,以及那操着吴侬软语的江南女子。

    在杭州常听人们这样说:白天的西湖不如夜晚的西湖,夜晚的西湖不如雨中的西湖。看来,如果看不到雨中的西湖,杭州之行未免有些遗憾。不过老天真的是很眷顾我们,那日从故乡江淮一路过来,还未到杭州,飘飘洒洒的雨丝,就从天而降。杭州这座被绿色覆盖的城市,在雨中被装点得更加青翠欲滴。

    我们便在岳庙附近下了车,街对面的不远处就是临湖而建的苏小小的墓,她静静依偎在西湖边,寂寞的不知守了有多少年。

    是苏小小,那个艳惊钱塘且多才多艺的江南名妓,那个红颜薄命的苏小小,那个为情而卒的苏小小,那个葬于西泠之坞的苏小小。至今,仍有许多人在西泠桥畔,慕才亭旁诉说着苏小小那悲情的爱情。

    江南女子,因生于美丽的地方。生于那烟雨迷朦的江南,杨柳依依的江南,杏花梨花桃花樱花遍地的江南和竹弄管弦的江南,人也就生得温柔,生得美丽。

    千年来,江南女子都是一代代男子的追求对象,因着她温柔,因着她美丽。不管是帝王,是才子,是那些纨绔子弟,京城公子,都在这美丽的山水旁度过一个个不眠的夜晚。

    西施,绿珠,苏小小,鱼玄机,李思思,一个个载着歌谣走来,又唱着歌谣而去,拖着一路长长的波纹,留下一串串低声的叹息。于是江南瘦了,国家瘦了,从此居王再也不早朝了,不早朝人们并整了一条长长的运河,沟通了南北。于是,如云的船来了,扬起了长长的帆,带走了江南的女子,剩下些烟和雨,水和雾,飘在江南的大地上,冷冷的。

    也许是临近傍晚的缘故,雨中的西湖游人不多,但别有一番风情,仿若一位蒙着面纱的美女,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我不禁想起苏东坡先生的那句赞美西湖的诗:“山色空蒙雨亦奇”雨中的西湖远处湖天一色,几艘游船点缀其中,分明就是一幅水墨图画;近处垂柳长桥,偶有新荷点缀其中,因着雨丝变得格外的鲜亮起来。站在西泠桥上,看着被雨丝轻轻敲打的西湖,时间仿佛停止。

    到杭州,不能不去杭州的巷子里转悠转悠。谈到杭州的巷子不能不令人想起戴望舒的那首雨巷。

    那位“撑着油纸伞、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据说写的就是在一个叫皮市巷的地方。我想戴望舒或许有和我一样的爱好,也喜欢在杭州的小巷子里转悠。在某一个雨天,在那潮湿的小巷里遇见了这么一位姑娘,还有旁边那斑斑驳驳的墙,湿漉漉的雨丝,于是就触发了诗人的灵感。

    还有陆游的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在杭州一个叫孩儿巷的地方写的。这年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绍兴赋闲了五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表,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陆游早已经远去,戴望舒的那把油纸伞也找不到了,或许杭州的那些小巷也渐渐的远去,但记忆还在,我的心还在!

    我所居住的宾馆前面有一条很宽的马路,路两旁长满了桂花树,推开窗子,桂花的香气就轻快地拥向我,使我迷醉。走出宾馆,来到这条马路边,仰望桂花树,树冠荫荫婆娑,满数黄花似锦,桂花树虽不伟岸,却枝繁叶茂,青翠滴翠。枝桠上满布着小小的白里透黄的很不起眼的花瓣,花牵着绿叶的手,共同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浓郁的桂花芬芳从所有的枝桠上四射开来,弥漫了空气,使空气变得醇厚、清雅、香馨。

    桂花香的香气很独特,她香得透彻,香得满含柔情,香得欲刺透你的肌骨,香得一直浸染到你心坎的沟沟壑壑。徘徊于桂花树下,目光久久不肯离开那满眼的一簇簇小黄花,香气袭人的花香使我醉倒了,宛若喝下一杯琼浆玉液,神态迷离,飘飘然脚步几欲踉跄。

    我的眼睛窗口一样洞开,可我的眼睛淹没在窗口之间,面对斜对面林立的高楼。我跃跃欲试想从窗口飞翔过去,我的西湖一样荡漾的笑容。影子在不断地拉长,背后,苏杭成为佳话的梦,只能在我离开之后,慢慢地成长。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我是江淮人,但最忆的却是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