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茉莉花

炳辉叶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炳辉叶子文集最新章节!

    记忆中最深的是故乡的茉莉花,那些洁白的散碎的花朵,曾经是故乡最美的景色。抬眼望处,深深浅浅的绿色中,一朵朵,一簇簇的小花悠悠的立着,清纯而淡雅。她花瓣娇小,呈糯米一般的水滴形;颜色如玉,影映着一圈白色的光晕;香气叫人流连,那花香一点都不张扬。

    夏天的风吹过,送入你鼻尖深处的是那清清的沁人的幽香,象一个传统的东方素雅女子,眉黛含羞,朱唇微启的样子,静静地,嘴角还挂有微笑,那脸颊是吹弹即破的。衣着也该是素淡的,譬如那碎花青衣小褂,黑色搭袢布鞋。总在这样的时刻,小小的我跟随着妈妈,腰间绑着一小篓,到花园里采摘刚刚露白的依旧含苞的茉莉花。用线穿起来的茉莉花项圈自古以来就是妇女喜爱的饰物,或簪于髻或别于胸前或佩于襟,还有的喜欢把一朵朵鲜花串成花束结缀成长长的花环,套挂在贵宾的脖子上。

    茉莉花芳馥绝伦,香味纯正,功至芳馨散尽。自晋以来赞誉之声不亚于牡丹、莲荷、隐菊。早在晋代就有“倚枕斜簪茉莉花”的风尚,到唐宋时期,长安妇人头簪茉莉花已习见。宋刘克庄的“一卉能薰一室香,炎无犹觉玉肌凉”清代江奎茉莉云:“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虽然没有绚丽的异彩,没有妩媚的花姿,但它珠圆玉洁,仪态雅素,特别是其芳香馥郁而幽远,赢得人们的喜爱。

    我记忆里深刻着印记的娇子,她的原产地却是印度等南亚地区。它是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的国花,希腊首都雅典,中国的福州、苏州、扬州也都有“茉莉花城”之称。茉莉花早在汉代就从亚洲西南传入中国,迄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我就固执地坚持她是我们东方的骄傲。还有个叫我喜悦的缘由,就是传唱大江南北都说源自扬州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如今已被确定为扬州市市歌。这歌是熟知的,那旋律又是何等的具有地域风情。“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香香也香不过她,我有心摘一朵又怕看花的人儿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呀,好一朵茉莉花,清香花飘呀飘四方,我有心采一朵送给你哇,又不知你呀,看不看得上”浓郁的生活气息,发自心底的赞美,质朴而淳真的韵律,这首民歌轻盈活泼,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因而得以传唱大江南北,名播四方。

    茉莉花虽然是一首蜚声海内外的苏北民歌,但准确说应该是天长民歌。词曲作者何仿是安徽天长人,天长县是安徽南部突伸进江苏扬州和南京六合的一个地方,属于扬州的文化圈,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文化氛围的积淀,才使他有了成功的再创作的可能。1942年冬,何仿还是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小演员,才十四岁,那是日本鬼子大扫荡的艰苦时期。部队党委宣传部长张劲夫同志指示他们到边区去开展反扫荡的宣传,同时响应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深入到农村去,向民间艺人学习。何仿与战友为落实毛主席的号召,冒着风雨,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到扬州附近的天长与六合金牛山地区去学习。一天,他们找到了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扬州--天长--六合民歌“茉莉花”的原版鲜花调。

    鲜花调是扬剧的曲调,原歌分三段,艺人是用男扮女音的调门演唱给何仿听的,何仿边听边记词曲,原词是这样的: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香香也香不过她;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这首歌确实婉转悠扬,何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经过反复吟唱,他觉得原歌分别吟唱了三种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艺术形象不够集中,又是以小女子的“奴”为人称,唱的实际上是哥哥妹妹的相思情,在部队演唱不太合适,且原歌尽管乐音优美,但带有一定的轻佻感觉,如果能修改一下就好了,但当时他毕竟还没有这个能力。直到1957年,被部队送往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深造过的何仿,在北京与民主德国的合唱专家一起探讨民歌演唱,要找一首适合女声合唱的中国民歌,他想到了这首鲜花调。经过对原曲原词的修改,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子,一唱三叹,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后来,茉莉花在北京由前线歌舞团一曲唱红,当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唱片,从此,这首江苏扬州和安徽天长民歌以茉莉花之名传遍了世界乐坛。茉莉花是何仿写的,很多人不知道,当然这是二度创作,如果没有他收集改编,老民歌鲜花调只能在一个局部地区传唱,不会像茉莉花走向世界,茉莉花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上海申办世博会中也起了很大作用。

    1965年春天,周恩来总理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陈毅副总理兼外长作为副团长到印尼参加庆祝万隆会议十周年活动,各国都带了文艺演出团体参加庆祝演出。文化部在征求周总理意见时,周总理说:“我带前线歌舞团去。”到印尼参加演出,前线歌舞团的节目中就有女声小合唱茉莉花。每当演唱这首歌时,周总理总是听得非常专注。会议结束后,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为周总理举行送行晚会。在晚会上,前线歌舞团演唱了许多江苏民歌,如拔根芦柴花、九连环,最后唱了茉莉花。周总理听后感慨地说,我13岁离家乡,你们美妙的歌声使我又一次想起54年没有回过的苏北老家了。女演员孙子凤忙问:“总理,你为什么不回家去看看呢?”“工作太忙了!”这时何仿指挥演员排好队形,又唱了一遍茉莉花。总理听后感谢大家的好意,又诙谐地说:“不要唱了,不要唱了,再唱要想家了。”

    大概美好的东西都有多种美丽的传说,从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到伏羲取火,从耶和华创造万物到女娲捏人茉莉花也有很多动人的传说,以至于不少地方引经据典溯其渊源,连茉莉花的歌曲都有许多版本。被誉为“东海明珠”、“万花之国”的菲律宾人由于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对茉莉花有着特殊的钟爱,他们眼里茉莉花是纯洁热情之花,是友谊、爱情之花,同时还是革命之花。我的故乡天长也有类似于七仙女下凡般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天国的御花园长着硕大、艳丽,芳香袭人,玉皇宠爱的“美丽花”由于不甘天庭的寂寞私自下凡与一从事稼穑的穷书生结秦晋之好。于是玉皇大怒,惩罚他们,把男的变成刺槐树,女的变成茉莉花。再就是善良的人们让他们结合窨制出芳香独特的茉莉花茶。

    我独钟那故乡的田野、我独钟那故乡的茉莉花,花未开心也发烧着爱。我入梦,我看见转弯的小路上,走来婀娜的茉莉仙子,发白如雪、衣白如莲,不染尘的纯洁,微笑着轻轻呼唤着我的乳名,去掀开她神秘面纱,要与我比翼双飞在天上人间。故乡天长虽在江北却有江南的秀丽,美丽的茉莉花雅馨芬芳,香透土地香透太阳,这些音乐的种子来自骨髓深处,纯静的光泽照亮生命的底色,风流的江南便没有了春夏秋冬。多少人如痴如醉,所有的心事忙于耕种着希望,诗意的血流,滚动着喂养童年的潮汐,一片钟爱的光芒终身不凋,多情的人儿奔进另一个春天,真纯的颂歌给你之后,想移栽一朵戴在心上喷香争艳,可害怕有茉莉花痛苦的哭泣。唐太宗李世民也有咏茉莉花的诗句:“冰姿素淡广寒女,雪魄轻盈姑射仙。”苏东坡亦有“暗香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是多么贴切地赞美了这人间尤物呀。史载故乡天长妇女也有头簪茉莉的,有衣挂茉莉的,还有些船娘用茉莉花来装饰划子船。邗江竹枝词中有“栏干千围皆茉莉,风来水面隔船看”就是指此而言。在茉莉花这首民歌中茉莉花美与女性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我爱故乡的茉莉花,金牛山麓金牛露,茉莉花乡茉莉香。我爱故乡的茉莉花“虽无惊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搔天。灵种移来自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我爱故乡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茉莉花香天长地久,茉莉花歌声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