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论佛二比(上)

有风飞翔的日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书生游最新章节!

    娜陀螺看着四下,一提丹田气,声如洪钟开口宣道:“娜陀螺!这第一比是看这传入中土之佛法你们领会的深不深,也就是论智慧。这佛法一事多为劝人向善,老衲这八个弟子就是受贫僧感化而来,这第二比就是劝人信佛,念佛,到最后拜佛。这两比你们可敢来和贫僧做一场?”

    不智大师耳听娜陀螺二比,心想这人的智慧都是一样的,只是看你能不能想得到罢了,可比。这第二嘛,也不难啊!也可一比。想好转身看看几个和尚,见他们都对自己点点头,于是他转过身也重重点了下头,口中沙哑的慢声宣道:“阿弥陀佛!这智慧要怎么比?天竺高僧‘娜陀螺’您请明言,老衲洗耳恭听。”说完做倾听状。

    天竺高僧娜陀螺眼见都已同意这二比,于是口宣佛号朗声问道:“娜陀螺,那贫僧就献丑了,先问,这烧香的含义是为何?”

    不智大师听道这个问题,心想这天竺高僧也真是小瞧自己这些中土僧人啊!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不忿的口宣佛号,慢声答道:“阿弥陀佛!这烧香一是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二是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三是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四是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不知老衲回答得可还准确。”

    天竺僧人娜陀螺先是肯定不智大师解答的问题,口宣佛号朗声再问:“娜陀螺,中土高僧所说确是正确,下面贫僧再问,这何为戒?”

    不智大师听到这娜陀螺连这个问题也问,这都是基础啊!随便一个小弟子都知道的,更是不忿,声音略高张口慢声回道:“佛教戒律对照信众中不同类型,分别要求,对在家信众要求三皈五戒;对沙弥、沙弥尼要求受十戒;对摩那尼要求受六法戒;对正式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要求受具足戒,具足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另外还有大乘菩萨戒,主要内容是三聚(律仪、善法、饶益有情)净戒,此戒在家、出家皆可受,出家众所受为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信众所受为六重、二十八轻戒。此外,大小乘教不同部派、不同地区佛教的戒律也有很大差异。老衲回答的可对。”说完心想,这天竺高僧别是耍着我们玩呢吧!

    娜陀螺前面二问已经铺垫好了,主要就是这第三问。又肯定了下中土高僧对佛学的了解,口宣佛号一成不变的朗声继续问出第三问:“娜陀螺,不智大师看来对戒律很是了解啊!好!那下面老衲有最后一问,这持戒于学佛可有关?并有何关?请大师来回答?”

    不智大师听到这个问题,心中就是一惊。心道这戒律就是管束弟子的,和学佛有啥子关系啊!自己不知啊!转头看看后面几位各寺的高僧,看到他们也冲自己摇了摇头,显然也是不知。都是学的差不多,只是老和尚告诉小和尚要遵守戒律,小和尚仔细遵守就完了,就是这么传承的。谁也没去研究这戒律和这学佛都有什么关系啊!转回身对着天竺高僧娜陀螺摇了摇头,略微沮丧的口宣佛号,沙哑着嗓子慢声道:“阿弥陀佛,老衲不知,弟子等只是精研佛法,确是没研究过这戒律和佛学有何关系。天竺高僧娜陀螺您可是知道吗?”说完眼巴巴的看着天竺高僧解答。

    娜陀螺点了下头,虚荣心大起,声如洪钟,口中朗朗宣道:“娜陀螺,贫僧知道,你们中土僧人可能从没仔细研究过这戒律规则。只是遵守规则,却不去注意规则啊!所以说你们中土僧侣比我们天竺僧所修的佛法要浅薄不少啊!下面贫僧就说说这戒律为何和佛法有关,有何关系。就说这在家的五戒,第一是身三业。1不杀生,远离杀生,教人去救生。2不偷盗,远离偷盗,教人去布施。3不邪淫,远离邪淫,教人去梵行。第二是口四业,不妄语。1离妄语,教人诚实。2离两舌,教人和诤。3离恶口,教人爱语。4离绮语,教人质直。第三是意三业,不饮酒。1离贪欲,教人清净。2离镇恚,教人慈悲。3离邪见,教人正见。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作,否则,就要尽量去作。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这就是持戒与佛法的大关系,你们都了解佛法却不去精研戒律,现在虽然都是学佛,但是都不求甚解啊!奈何奈何,娜陀螺!”说完高声宣佛。

    这番解说,说得这几位各寺的比丘那是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心中都想,还是这天竺高僧佛学研究的精深啊!

    纷纷叹息一声,各自摇头不已。

    不智老僧见这一问确实都答不上来,这么简单的戒律与佛学论调自己和这几个老僧却是不知啊!少小时就只是遵守了,长大时却只是对弟子说戒,真真的不求甚解啊!哎!确是奈何啊!

    看了看天竺高僧娜陀螺,这确实是高人啊!不智大师诚挚的开口,认输道:“这头一比,论智老衲等认输。不知这二比要怎么劝人信佛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