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点滴

残荷听雨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残荷听雨泪文集最新章节!

    有时候,也许是把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才感畅快吧。当我一早便计划好坐当天最晚的一趟火车,凌晨三四点下车,然后赶早班汽车去那个小县城,白天办完事,晚上再赶回广州后的几天我的心里一直有一种悲壮的感情。年底,是世道最乱的一段日子,活了几十岁,我还从没有过在凌晨一个人孤零零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在火车站等天明的经历,但买好票的那几天时间里,我的脑海里已经无数次的幻想过那种情景了。有时候,我想,我为什么非要对自己如此决绝。可是没有答案,即使有,我知道那也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当我们一家从地铁站那家自助火锅店出来,在灯火辉煌的路边挥手分别时,看着女儿无助无望大哭着叫着要跟我一起去坐火车的样子,我心有不忍,但还是转身朝地铁站走去,身后,她的哭叫声很快便被喧嚣的市声淹没,我的耳朵里,只剩下嗡嗡的风声。

    春运还没有开始,所以并没有太多人。候车室里永远是遍地狼籍。候车的旅客们总是随意地吐着瓜子壳,花生壳,饮料纸巾随手扔,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似乎这是习以为常的事。我以前常常会想为什么这么多人总是没有公共卫生道德,把公共场所一向当成硕大的垃圾桶。可是当我看到穿着破旧的衣服正在弯腰扫地的清洁工时,我的这些想法突然就改变了。也许,正是因为公共场所卫生太差,所以他们才有了工作的机会。如果人人都讲卫生,地上看不见一片纸屑,火车站以及其它场所还会需要这么多清洁工吗?那么这些拿着微薄工资的人又能去哪里找到工作呢?我不知道,这想法是可喜还是可悲。

    一个八九岁穿脏兮兮校服的小男孩一路爬跪着向候车的人讨钱,爬到一个人面前便不停地磕头,但大多数人都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没有什么人掏钱。不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一个孩子的降生做母亲的得付出多少艰辛,可是,是哪个狠心的父母竟然把自己的孩子抛弃,让他以这样屈辱的方式讨生活?而这样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无数个。也许,他们根本不应该来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得不到温暖,关爱,没有家,没有亲情,没有人在意他们,没有人把他们当成一个真正的人,这个世界,彻底地遗弃了他们,他们的命运,和那些流浪的小狗小猫有什么区别?

    夜,黑漆漆的夜,在列车的前行中被钝重的穿透。寒冷与闷热,安静与噪音,还有一两个睡不安稳的孩子的哭闹。这样的夜,是辗转难眠的。交通工具永远是最奇特的世界,在狭小的空间里,完全陌生的人们毫无顾忌的旁若无人的吃,睡,甚至可以一见如故的聊天。当人们一下了车,便各自消失在茫茫人海,曾经的过往,便如一片消散的云,几乎不留痕迹。

    火车没有如我所期望的晚点,而是准时四点到达了我的目的地。出了站,在突如其来的彻骨的寒冷里,在廖落的广场里,我知道将开始漫长的等待——等待清晨的到来。下车的旅客都渐渐走了,在一间卖酱板鸭的小店外面略感温暖的灯光里,只剩下我们三个女人,一对情侣。很自然的,我们三个相互攀谈起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不相识?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去向何处,如果我们在同一个地方相遇了,那便是缘。百年修得同船渡,我想也需百年才能修得同车行吧。那是两个太过纤瘦的女人,一个四十五六岁,一个看不出实际年龄,因为她瘦得皮包骨的脸上满是皱纹,但看样子又感觉比我小。她们都在深圳工厂打工,已经很多年。两个人都带着很大包的行李,我不知道,她们如此瘦小的肩是怎么扛这些沉重的行李的?相对她们来说,我是多么的轻松啊,一个双肩包,还有一半的空间没装满。

    心理学说,人们之间越熟悉自我开放的程度越高,但也有一种情况,就是完全陌生的人之间也很容易自我开放。我不知道在外偶遇的人是不是这种情况,因为我觉得还有另一种可能:在最纯朴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自我开放。是的,在那个我已经暂时离开几百里,我长期生活的繁华的都市里,我们已经很难再遇到纯朴的人了,真正纯朴的人永远在最底层,他们的心灵还没有被完全污染,他们还保持着对这个世界最热切的期望和向往,还保持着人性中最美的纯真和善良。

    我相信,我现在面对着的这两个瘦小的女人,便是这个年代这个世界上最纯朴的人,在这样的人面前,我们没有必要设防,他们也不设防。最不喜欢的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自我感觉特别好,永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对别人出言不逊。其实,对于生命,哪里有什么高低贵贱?并不是你穿上名牌衣服你就高贵了,并不是你有着体面的工作你就高贵了,并不是你住着洋房吃着好的饭菜你就高贵了,并不是你开着好车你就高贵了。并不是你穿得朴素你就下贱了,并不是你干着不好的工作你就下贱了,并不是你住着集体宿舍或租来的小屋你就下贱了,并不是你挤交通工具或者你以步代行你就下贱了,并不是你吃着不好的饭菜你就下贱了。人哪,什么时候都不要自视过高或自视过低,因为从生物学意义上说,我们同属于“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喝着同样的水,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享受同一个太阳的热爱。

    寒冷像一把钝了的手术刀,从夜的深处一点点切过来。棉衣渐渐显得单薄,棉鞋里的脚趾也开始像刀割般的痛了。很久没体会过这种感觉,不是刺骨,而是用冰把脚趾紧紧裹住,尖锐的痛。寒风也无声的吹过来,昏黄的路灯光越发显得浑浊,摇曳不定。小店里的电视上正播放着一部香港剧,我竟然隔着玻璃门被电视吸引去了,也许不是因为电视剧吸引人,因为我从来不敢看恐惧片,但是,在那个凌晨的陌生的火车站,我却没有半点恐怖的感觉。在这个应该最不安全的地方,我却平生第一次没有半点害怕地看完了那个恐怖片。人生是多么的无常啊,意外往往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到来。

    六点半,夜依然没有要退的迹象。又湿又脏的地面黑乎乎的,初以为下过雨,后来才发现不是雨后的痕迹,突然想起这段时间说的北方和内地的雾霾,才明白原来是这样,才明白原来这种天气是如此的让人不舒服。我不知道长途汽车站在哪里,刚好她们两个都知道,虽然天仍然很黑,但我们还是决定去汽车站:有三个人总是安全些,如果是一个人,是断然不敢走那条又长又黑的路的。两个人一人背着一个大大的包,手里还提着一个,我帮她们两个提着两个小袋子,相跟着去汽车站。我想我有理由感动,在这个已经很少有感动的大城市生活久了,对陌生人我习惯了防范。我不可能跟陌生人在一起,更不可能会让陌生人帮我拿东西或是我帮陌生人拿东西。可是现在,当我提起她们两个的袋子时我却那么自然,而她们,也随即说了感谢的话。在那时,我们就像几个相熟的老乡或朋友,一路走来。

    虽然在广州时已经在网上查过头班车是七点十分,可是售票员却告诉我是八点半。这意味着我还得再等两个多小时,而那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家很近,买完票就上车走了,另一个七点半。我们来到候车室,我帮她看着行李她去上厕所。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在这个陌生的小城市,她那么放心的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回家过年的一大堆行李交给我这个萍水相逢的人,我们甚至不知道彼此的名字,除了自己要去的地方之外,我们对对方的其它资料都一无所知。是什么让她对我如此放心?是什么让我对她如此放心?

    等待,分手,各自踏上下一站的征程。坐在又脏又旧的中巴车上,我困倦不已。车子很快便驶离了那个又脏又破的小城,灰蒙蒙的城市留在了我的过去。睁开眼,猛然看到车窗玻璃上是一层白白的水雾,又听见哗哗的声音,以为突然下起了雨。用手指抹开一小块,才发现并没有下雨,才知道是雾气。这是什么样的空气啊,污染成了什么样子?才突然发现原来广州算是好的。

    三个小时的汽车,我昏昏沉沉睡了一两个小时,中午才到那个小县城。事情办得异常顺利,出乎我的意料。本来计划坐汽车回广州的,但是当天却没有汽车了,要第二天上午才有,这是个意外,因为这些年来很多人都是坐傍晚的汽车去广州的。也许这就叫好事多磨吧,我临时决定坐汽车到株洲再转火车,但是到时能不能买到火车票还是个未知数。但我别无选择,我是没有在这里停留的计划的。

    车上的人总算越来越多,早上车的人不时的抱怨还不开车——因为车站写着半小时一班车。前面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吃着一种圆圆薄薄炸得金黄的饼,我在这个小县城的各个地方都看到有卖的,我本是随意地问他这饼叫什么名字,他马上就热情地拿一个让我吃,还给了旁边一个穿着体面的大叔一个。我们快乐地吃着香脆的饼,在闷热的车厢里等待开车便不再枯燥无味。曾几何时,我学会了不再和陌生的无关的人打交道,更不会这样随意地吃陌生人的食物,可是,在这样一个普通的但注定不平凡的地方,我的人生观被彻底颠覆。我知道,当我回到广州,一切会照旧。但我会记住这些感动——来自于人性中最直接最坦诚的纯朴与信任。

    车子里并不算冷,但车子在黑夜里只敢小心翼翼地行驶,行程便被拉长。检票员姑娘不时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说晚上不安全,又是年底,一定要小心。我的心也在她一遍遍的提醒下越揪越紧。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开始播放以往在新闻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可怕事件,而随着时间的越来越晚,这种焦虑也越来越重。最重要的是,这满车的乘客基本上都有伴,只有我一个独身女子,只有我一个对那个要到的城市完全陌生。

    九点钟,车终于到站了。穿着体面的大叔给我指过对面有公交车,说一块钱就能到火车站,检票姑娘也好心提醒我最好在站内乘车。但下了站,看到出站口那些拉客的司机们的热情,我还是被吓得赶快走到了马路上。听说离火车站还挺远,我最终放弃了那位大叔的建议,没有去找公交车。刚好一辆的士停下,乘客下车,我看司机是位戴近视镜长相斯文的男子,便马上上了车。男子开车前,先把我迅速打量了一遍,我的心立刻又提了起来,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路途似乎很长,但城市的夜景让我渐渐放松,车子在市区里并没有往偏僻的地方开的迹象,我放下心来,主动跟他攀谈,他也善谈,也许的士司机都是善谈的吧。火车站就在这种友好气氛里很快到了,我诚心谢了他,然后再见。

    去广州的火车票多得很,我想一直开到广州恐怕都卖不完。我买了十四号最后的一趟。

    习惯了广州这个不夜城,却走了很远才找到一个小小的快餐店,去了湖南却不吃辣椒,不知道算不算是损失。这是我这一天的第二顿饭,旅途中总是消化不良,一天都不会饥饿,如果我经常长途旅行,很有可能会很快减肥成功。真佩服羡慕那些坐着就不停的吃的人们,吃那么多他们的肠胃也能消化!

    好不容易熬到上车时间,上到站台上才发现我要走十节车厢的距离,而停车时间并不多。跑得气喘吁吁的上了车,找到自己的床位,却发现没有空床!这真是意外,疑心是不是走错了车厢,问一位帅哥,确认没错,最后才搞清楚我的床上睡着的是一个几个月的婴儿,外婆坐在床头上。外婆一见是我的床,马上跟我商量,能不能跟我换床,她说她是中铺,带个孩子不方便。我一口答应,她带着我找到她的床位,我在整理被子时发现枕头下有个手机,以为是那外婆的,于是拿过去问是不是她的,她说不是,可能是她女儿的。女儿?又困又累的我并没有对这个名词有什么反应。那个外婆问那个睡在下铺的她女儿手机是不是她的,女儿说不是。又问上铺一个男的,男的接过手机说是他的。然后外婆走了,我才突然醒悟过来,原来这个外婆并不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坐火车,而是跟女儿一起。奇怪的是一个中铺一个下铺,为什么女儿一个人睡下铺,却让母亲带着几个月的孩子睡中铺?我立刻对这个女儿产生了非常不好的感觉,我说我以为你妈一个人带孩子睡中铺,我好心跟她换了,结果原来你们自己有一个下铺。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换了。女儿说,孩子在中铺一直不睡,她妈抱到我那个床上才睡了,现在睡得很好。我说那就让孩子在那里睡吧,现在咱们两个换了,你睡中铺我睡下铺。女儿说,你还是跟我妈换回来吧。我不想再跟这个做女儿的说话,但也决定不换了。我想在我知道一个老人独自带一个孩子坐车的时候,我非常乐意跟她换,但是当我知道她们自己本来就有一个下铺的时候,我想我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跟她换。我过去跟那个可怜的老人说我不换了,旁边下铺女孩一听说她还有个女儿睡的下铺,一下就来气了,说,这个女儿真是太过份了!自己睡下铺,让妈妈带孩子睡中铺。我亲眼看着,孩子睡了,妈妈一直坐在床上,一下都没睡,哪里有这样的女儿。我们两个你一句我一句把那个做女儿的声讨了一番,老人无奈地为自己的女儿辩护:孩子不是她的,是她的就好办了。这更气人了,不是她的,也是她姐妹的,这个也是她妈呀。老人赶快抱着孩子走了,也许她觉得无颜再听下去。我突然觉得,这或许并不完全是做女儿的错,做妈妈的也许对女儿太过溺爱和纵容,才使女儿养成了不会为别人着想只想着自己的品质。她可以那么勇敢的跟我提出来换床,却允许自己的女儿睡在下铺自得其乐。我不知道她是不舍得让女儿受一点点委屈,还是不敢跟女儿提这个要求。无论是什么原因,我都只觉得可悲——妈妈和女儿两个人。只希望那怀里的婴儿,不要再接受那样的教育。

    又累又困的我终于在车上睡了一个好觉,直到六点半才被旁边那个女孩叫醒,才知道要换票,快到站了。

    火车没有晚点,我回到了广州清晨的怀抱。一天两夜的旅程圆满结束,除收获了满心的感动外,我还知道,一个人的旅途并不寂寞,也不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