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生意经

邓国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邓国平文集最新章节!

    乡下人做生意,一般成本很小,不像城里人那样规模大,成本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也是广大农村集市兴盛的时期。许多较大的村子、人口密度集中的地方,都设置了集市。我们村的隔壁不远就有这样一个集市,每逢月初的二、六、八的日子,也就是有集市的时候了。当时,乡下人称去集市叫做“赶集”

    谈起乡下人的“生意经”来,还必须从乡下人的赶集说起。儿时随父亲赶集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现在回忆起来真有点乐不思蜀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每逢赶集,父亲总起个大早。天刚蒙蒙亮,他就起来把家中地窖里的甘蔗一捆一捆地搬到牛车上装好,然后,父亲让母亲叫我起床和他一起去赶集。于是在母亲的催促下,我很不情愿地出发了。清晨,丝丝的凉风不知从那里向我袭来,望着天边的闪烁启明星,她好像和我比赛跑

    很快到了集市,赶集的人很多。集市上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卖糖葫芦儿!又大又甜的冰糖葫芦儿”交织着牛车、自行车、拖拉机等不同的声音,顿时,集市热闹起来了。

    这时,我和父亲选择了一个较好的地方儿停了下来。牛车刚停一会儿,很多人都围了过来,纷纷询问起甘蔗的价格,是否甜脆可口等等。父亲很和蔼地和他们搭讪,我在一旁帮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此时,我家牛车的旁边也陆陆续续摆放了一些“卖鸡蛋的、卖蔬菜的、卖布料的”他们摆设简单、古朴,一两个箩筐,两三个架子等。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更曾添了集市淳朴、典雅的农村特色。

    乡下人做生意做的是良心,讲的是实在。

    童年的生活里,记忆中的村里人都比较喜欢养小鸡、鸭等家禽。那时候,母亲每次去村头买鸡仔的情景也是很有趣的。

    每逢开春,村子里就荡起“赊小鸡哟,赊小鸡”的吆喝声,悠扬、拖长,像唱歌一样。所谓赊小鸡,就是有先欠后还的方式买刚孵出的鸡仔。卖家是游贩,推着车子走街串巷,你赊多少鸡仔,他记在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时,你用鸡蛋来顶赊多少鸡仔。当时,我还一直迷惑不解地问母亲“你说,要是赊鸡的人搬家了或死了,或那小本子丢了,咋办?”母亲总是笑着说:“不会的。”

    多年以后,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乡下人的“生意经”,讲的是良心,做得是实在。

    来春见,来年见。

    没有弯曲的逻辑,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天真的生意。

    说起这些,村里的小商店也是一样。每次父亲去那里买烟、醋、盐等一些日用品时,忘记了带钱或没有钱时,也总时赊账。每次店老板也记在小本子上,到了年关,再去各家各户去收帐。我想:店老板收得不仅仅是几个钱,更是村民们的一份良心,一份实实在在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