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如何生存

蓝星亚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殇之涅盘最新章节!

    郑博文回到屋里,坐在月儿身旁,从口袋中掏出地图,问道:“月儿,你看得懂地图吗?”

    月儿目光闪动,迟疑地说:“博文君说的地图是什么?”

    郑博文展开地图,那是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展开后恐怕能铺满半间屋子。地图印刷得十分精细,最细微的地方甚至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

    郑博文在地图上寻找,找到中国的位置后,将其他部分折起,平放在月儿面前。

    月儿惊讶地看着地图,半晌合不拢嘴,缓缓说道:“博文君,月儿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鱼图啊。博文君难道是神仙吗?”

    郑博文摇摇头,无奈地叹息。这个时代确实有太多的不同,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以后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我不是神仙,但月儿也不要把我的东西告诉别人。如果被居心叵测的人知道,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那里有太多你们没见过的东西。”郑博文说。

    月儿怔怔地望着郑博文,过了一会儿说:“博文君,我不管你是人是神,只要你愿意,月儿此生都会一直跟随你。”

    郑博文听了很高兴,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却不小心碰到了伤口,疼得月儿呲牙轻呼。

    月儿在地图上指了一个位置,说:“我看像是这里,从我们这里往东走几十里,还有始皇帝的行宫呢。”

    从她手指的位置,郑博文看到现代的唐山附近,而这里当前属于平洲府的范围。郑博文对历史地理不太熟悉,不过有了大致的位置就好办了。他看着地图问月儿:“我们这里往南有海吗?”

    月儿回答:“是的,大概三十多里就是。”

    “那这附近有什么特色或特产吗?”郑博文又问。

    “村后的山里有个铁矿,但是因为盗匪猖獗,已经没有人去开采了。至于海边,就是可以晒盐,其他的就没有了。”

    郑博文突然想到,古代盐应该是官府管制的,利润应该很可观,于是问道:“你们吃的盐是什么样的?”

    月儿听后起身,到门外的灶房里翻找了一阵,拿了个布袋回来,打开后递给郑博文。郑博文打开一看,里面有三块结晶的盐,尝了一下,又咸又苦。他皱着眉头问:“你们平时就吃这样的盐?”

    月儿说:“是啊,这盐很贵的,我们买一次能吃好久呢。”

    郑博文又问:“海边不是有个晒盐场吗,去那边随便捡点不就够吃了。”

    月儿说:“那是李家的产业,有他家的家丁在看管,他们和鞑子还有官府都有关系。我们这里虽然混乱,但是鞑子从不骚扰那些盐区。”

    郑博文点了点头,“那这附近有大一点的城镇吗?”他问。

    “距离这里二十多里就到镇子了。不过博文君,你这副打扮要是去了,肯定会引起周围人怀疑的。”月儿说。

    郑博文看了看自己,点了点头。随后,月儿在屋里翻找了一会儿,找到一套劲装,给郑博文换上后喃喃道:“博文君穿这身衣服,就像是量身定制的呢。”

    郑博文心想,镇子距离太远了,要是去的话,往返至少需要一天时间。

    郑博文说:“月儿,以后叫我哥吧,感觉叫君不太习惯。”

    月儿听完,心想,他才比我大几岁,就想让我叫他爹,这是为什么呢。

    月儿说:“叫阿兄不行吗?”

    郑博文纳闷地说:“这有什么区别吗?兄不就是哥吗?”

    月儿听完,哈哈笑了起来,解释道:“哥在我们这里是父亲的意思,兄才是兄长。”

    郑博文听完也觉得别扭,这种叫法实在是不习惯。他让月儿去休息,自己则靠在旁边闭目养神,心里开始盘算以后的事情。

    郑博文暗自思考,如今局势动荡不安,想要活命,就得有自己的地盘和武装,或者找个可靠的势力依附。可眼下,东北方向是契丹一族,他们并非汉人,自己若投靠过去,恐怕难以得到优待。西面是后唐,虽是汉人,但朝代更迭频繁,此后战事想必也不会少。若想在本地立足,频繁骚扰的蛮族便是最大的威胁。目前身边虽有几人,但数量太少,若遭遇大规模袭击,恐难以抵御。不过,月儿这姑娘心地善良,对自己也不错,倒是个不错的帮手。

    休息片刻后,郑博文叫上月儿一同去村口查看匪徒带来的两车东西。

    来到村口,郑博文伸手掀开盖车的蒙布,只见车里有三个木箱和十几麻袋粮食。一箱装满了衣物,另一箱则是用布包裹着的瓷器,第三箱装满了珠宝首饰,还有一个包袱。打开包袱,里面是几十两碎银和几串铜钱。

    郑博文让月儿轻点后收好。另一车装的是些皮货和家畜。

    此时,日头渐近晌午,郑博文和月儿草草吃了些东西,便去查看了受伤的两人。与此同时,外出的人也陆续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六名男子。他们见到郑博文后,齐齐跪下说道:“我们都是遭匪徒袭击的村民,村子遇袭时,我们趁乱跑进山中才得以幸免。得知博文君能力超群,希望能一并收留。”

    郑博文看向几人,沉思片刻后说道:“留下也可以,但在如今的环境下,大家若想生存,就必须齐心协力,光靠我一个人是不行的。”

    众人答道:“吾等明白,一切听从博文君安排。”

    郑博文随后询问了他们的特长。孟良哲识文断字,头脑机敏。吴猛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吴忠擅长使用长矛,他有两根长矛,一长一短,作战时先投出短矛,再持长矛搏斗。吴义是吴忠的弟弟,擅长弓箭,能百步穿杨。朱贵年仅十四五岁,是个优秀的猎人,擅长隐藏。孟秀兰则精通纺织刺绣。吴志汉会制作火药。

    郑博文留下了孟良哲,让其他人先离开了。

    郑博文问孟良哲:“如果我们要在这里生活,需要多少粮食,多少亩地才能养活?日常银两开销又是多少?”

    孟良哲深思片刻后答道:“按一人每天一升算,一十九人的话,日需两斗米,月需五石七斗。如果加上野菜和野味肉食,粮食消耗可减少六成。也就是三石四斗。如果只是勉强果腹,还可以再减半。”

    郑博文心里盘算着,车上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看来光靠存粮是不够的,必须想其他办法。

    孟良哲继续道:“每月只需花费二十几文钱购买油盐等佐料。平时有人可以去打猎,然后到镇上换些银钱,用来购置米面。”

    郑博文心里琢磨着,按照目前的作物产量,要养活这些人,恐怕需要近百亩地才行。好在他的飞船里还有改良过的作物种子,可以在附近的土地上种植,这样就能解决粮食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