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尼洋河

东东一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东东一郎文集最新章节!

      抵达拉萨的第二天,大清早,我们就在拉萨市委刘副书记的陪同下,驱车前往林芝地区观光。

    离开拉萨这座刚刚醒来不久的高原城市,不一会,我们的车就一头折进了曲曲弯弯的川藏公路。这川藏公路沿着拉萨河一路向东行,是西藏最早修建通向内地的一条公路。出城不久,不远处我们就观赏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房顶的四周都清一色地插着五彩的幡帜,那是藏民们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此时,不少勤劳的牧民已经起早,正甩着鞭儿赶着羊群牛群向山坡走去;公路旁栽种有不少树木,但都不怎么高大,招人眼球的是,几乎每一棵不大的树苗周边,都用一块块石头将树木垒围起来,高高地堆砌至成人的胸前,防范着可能贪嘴的牛羊。

    汽车沿着拉萨河又行约摸又有百余公里,迎面而来的是一座跨路彩色牌楼,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写着大字:“汉藏人民心连心”观细其地方政府的落款,我们才知道来到了墨竹工卡县。这里的高度也有4000多米了,难怪大家此时都感到异常的胸闷,气喘,同车不少人已经开始使用氧气袋吸氧了。再往东行,沿着蜿蜒的公路入山道攀援而上,司机用脚使劲踩着油门,汽车非常吃力地向高处爬行。原来这也因为是高原缺氧,油料燃烧不完全动力不足所致。

    此时此刻的大伙似乎都有点迷迷昏昏的。不知车行了多少时候,只见前方有十数部汽车停靠在一边,路旁有一巨型石碑,赫然现出几个大字:“米拉山口,海拔高度5020米”刘副书记告知,这是沿川藏线行走的最高点了。我们连忙下车欣赏此地段高原特有的景色。虽是8月下旬,但这里的天气却无比阴霾,天也显得格外的低沉。不多时,天空竟飘起点点雪花。我们站在高高的米拉山口,放眼眺望,四周一片雪野茫茫,似黄似绿的草地,高高低低,一直延伸至遥远的天边;天际那边,座座冰峰若隐若现,好似一条巨大的横卧玉龙。我们也曾去过内蒙大草原,而这里的景色似乎比之更为辽阔更为高远了。此时此刻聚集在山垭口游客很多,山头一座用竹木搭建的门楼上,披挂下的条条经幡,随着阵阵寒风雪花中飘舞,众多经幡让显得更加凌乱无章,顿时感觉寒气逼人。

    翻过这座山口,拉萨河就我们甩在身后。汽车沿公路顺势往低处而下,又一个偌大的山谷呈现在我们面前。不远方有三两条银练般的溪流从眼前的山腰处夺路而出,奔腾着直泻山涧。刘副书记兴奋地指着这水说:“这就是尼洋河的源头呵,尼洋河是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的最大支流,也是西藏的五大河流之一。”或许,由于这里的地势逐渐走低,天气也变得逐渐晴朗起来,地面景物也一改常态,河谷显得格外水明水秀,简直是一步一景,清丽怡人,宛若一幅绿色的山水画卷。

    川藏公路自米拉山口的东侧一直沿着尼洋河往前延伸。尼洋河水是由高山冰雪消融汇聚而成,汹涌激越的水流有力地冲刷河中大大小小的石块。两岸高山随时都在变幻着自己的形态,有的横卧象猛兽,有的拔地如刀削峭壁。就是诸山山体的岩面色彩也是五彩缤纷的,或浅红,或深褐;或黄绿,或黑绿。细细观望,很多时候你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奇峰异岭,产生某种幻觉,似曾相识,真是难得一见。

    滚滚东去的尼洋河,自此沿途风光十分旖旎。当我们经过一座高高的险山后,这里的河水异常汹涌澎湃,绝似万马奔腾。猛然,我们发现在路的左侧激越的河水中,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块,岿然屹立在河水的中央,一旁还有一观景亭探入河中,这就是著名的“中流砥柱”石。当我们驻足观察时,惊奇地发现这块巨石之上,居然还茂盛地生长着几株不知名的树木,其周边众多的植被被装点其上,点缀成特有的奇观。那些树,那些草,面对石头脚下的惊涛骇浪,仍顽强地泰然处之;随着巨石将咆哮如雷的河水撕裂成两股水流,它们好象忘记了身处险境,逍遥地随风摆舞。刘副书记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这块巨石,相传是一位倾心向佛的美丽少女,为了降服作恶多端的水妖,施展法术移来这块巨石于河中,作为镇妖修炼的宝座。尽管传说离奇动人,但眼前这“中流砥柱”奇特景象却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车拐了一大弯后,河谷兀地一下子却平坦开阔起来。大块大块的绿茵草地,间或开放着不知名儿的野花,这里的牧民帐蓬与其它地方有明显的不同,绝大多数不是那种黑色的,而是出现了少见的白色、花彩的,座座帐蓬点缀河滩上,草地间,煞是好看,帐蓬顶上不时冒出阵阵炊烟。强壮的骏马欢快地奔跑嬉戏,洁白的羊群与黑色牦牛和睦相处,正在悠闲地低头食草,使人不由得又想起那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了。河两边的许多山涧里,涌出的一股又一股细流,这些细流都汇集到尼洋河中,使得河流更加充盈,河面渐渐宽阔。许多地方的地段的宽度足有三四百米。河中还有不少浅滩上长满了茂盛的灌木丛。有时,漫滩的河水从这些灌木的枝杈中溢出,向下方奔腾而去,形成一个个小型的瀑布,简直象活脱脱的九寨沟。

    途经的工布江达县城不大,我们在此稍事休憩,在一家饭店吃完午饭,又匆匆赶着东去的路程。这尼洋河地域的空气清新,风光秀丽,变化多端,往往是才走出峡谷,眼前就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山沟溪畔的灌丛,临近秋季的枝条玉红洁亮,沟溪中的卵石,水流半掩,宛如珍珠撒地,景观别致,美不胜收!

    转过工布江达县城,在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刘副书记建议我们拐个弯道去看看“巴松措”“措”是藏语“湖”的意思。他说这也是藏传佛教中的著名神湖,不去看是非常惋惜的。我们的身旁正是一处高地,向下俯视“巴松措”宛似一弯新月,镶嵌在高高的雪山峡谷之中。湖中有一小岛名“扎西”离岸约有一百多米。环顾四周“巴松措”真是一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少女,静静地躺在雪山的怀抱之中。此间,好似有一股温湿的气息。忽然,在一头浑身漆黑的大母藏猪的带领下,十数只可爱无比的黑色小藏猪,正摇头摆尾,相接成一行,悠悠然正穿过了我们刚过来的车道,窜跑到对面的树丛中去觅食嬉戏去了。

    从脚下的山坡隔水相望,扎西岛是那么的青翠欲滴,兀立于一片烟霞之中。我们下了山坡,来到登岛的码头上。这里登岛的方式非常特别,不设桥梁,不用船渡,只见渡河的一来一回就是用了两组木排,每组木排可载十数人。人站立在水中的木排之上,用手拉着纤索,依靠人力向着小岛缓缓靠近,大伙都觉得过河方法有一种别样的情趣。岛上有一座不大的藏传佛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中主供强巴佛,除了常见的千手观音、金童玉女等佛像外,在旁边的一个殿堂中,我们发现一尊佛像的脚下放置着两块天然鹅卵石,上面均有凹陷的圆坑,相传这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战马留下的印记。绕着寺外岛边的小径行走,几乎是每行一段路径都有新的发现,前方有世间罕见的桃、松连枝,每逢春暖花开,此树同株的桃花与青青的松叶相映成趣;旁边有一些不知名的树叶,生有天然的藏文字母,我们暂且把它们叫做“字母树”吧。此间香客不多,有一种出奇的幽静,但逢重大节日时,会有成千上万的藏族信徒及游客来此转经观湖,盛况空前。

    临近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林芝。夕阳照耀下的林芝首府八一镇,所有建筑都带上了一抹金黄。趁着还未天黑,我们又赶去近郊看柏树园。园中有几百棵百年以上的巨柏,挺立于山麓,株株枝繁叶茂。光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就是数十株。其中,前方正对着我们面孔的是那威风凛凛“柏树王”有60多米高。最难以使人置信的是,这“树王”已有2500多年,据说是我国最老的“寿星”了,粗粗的胸径需十多位成人才可合抱。我们依着藏族的风俗,围着这“树王”顺时针绕转三圈,祈祷着美好的祝福。我们边转边抬头仰看这“树王”高高的枝梢上,竟披挂满了藏民所奉献的洁白哈达。是的,它不仅是藏民心中神树,更是西藏千的气候变幻、地质变迁的历史沧桑的见证者。

    我们站在高处继续远眺着尼洋河,刘副书记指着远处的尽头说,这滚滚的河水,传说中就是神山流出的悲伤眼泪,这灵秀的河水进入林芝地区后,就汇入雅鲁藏布江。是啊,我们不难想象那西藏大部地区,似乎只有满目苍凉的野性,只有神秘莫测的雪地,只有稀薄的空气,唯独这令人难忘的尼洋河水,给西藏带来了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诱人而无穷的魅力。难怪两岸的藏民称她是“母亲河”她用源源不息清纯乳汁,正滋润着沿两岸世世代代的生灵;她用灵巧的双手,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属于西藏独有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