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情殇

毕海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毕海平文集最新章节!

    公元前1046年,商纣自焚于鹿台,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封十五弟姬高为毕国国君,称毕公高。

    光阴似箭,岁月变迁,昔日京畿重地的毕国逐渐衰微,历来的风水宝地毕原(周文王、周武王、周公都葬于此),已成众国眼中肥肉。

    春秋末年,西戎、齐国进犯毕国。

    眼下,毕国危在旦夕,城中的百姓各个人心惶惶,君王毕万面对如此混乱的国家和强大的敌人,也很无奈。我身为毕国的一员将领,也不忍心毕国的基业就此毁灭。

    我慢步走到大王身边,说:“大王,眼下西北有西戎来犯,东边有齐军入侵,为保江山之稳固,臣恳请大王亲兵而战。”

    毕万朝城下望了望,叹道:“将军,你看如今城中子民逃命的逃命,慌乱的慌乱,寡人有奈何得了呢?”

    我见大王心灰意冷,便大声劝道:“大王,现在国家处于累卵之危,要的是君臣一心,只要大王亲兵而战,士气必定万增,国家方才有复兴之地呀!大王”

    毕万回头看着我,站在城楼上望见正急速来犯的敌兵,突然大声而严肃地喊道:“各位将士、乡亲们,现在敌兵压境,国家垂危,正是我等团结而战的时刻,寡人愿同毕国共存亡,你们愿意吗?”

    将士和城中百姓听见大王的召唤,都涌现出万般的热情,纷纷请战,誓要与毕国共生死。

    一眨眼,东方的齐军已至城下,只见齐军擂鼓杀来,登梯越墙。大王立即命我统三千精兵去御敌。我随引兵至东门城上,见齐军正火力进攻,势如破竹。我急速命将士放箭,由于准备不充分,东门难保,退保东中门。三千将士此刻已是三千猛虎,为了国家,他们视死如归。经过这次周密的计划,加上齐军长途跋涉,终于在东中门击退齐军。正在此时,大王毕万领一万自卫军(城中百姓自发组成)来援,随一同追歼齐军,上下同心,直把齐军赶出边境。然而正当我们追击齐军时,西北方的西戎趁虚而入,攻陷毕国。他们残暴无道,烧杀淫掠,城中顷刻尸首遍地,血迹注红了大地。

    看到毕国沦陷,百姓遭涂炭,大王流下了痛恨的泪,为报家仇国恨,大王立即召开紧急军会。将士们训练有速。只见大王走上楼台,大声说:“将士们,我们生是毕国的人,死也是毕国的鬼,现今毕国遭夷蛮残屠,我们的家小正遭凌辱,你们跟寡人一样恨不得立刻杀进城中,救出我们的家人,现在是绝地,有谁愿意随寡人一道进城杀敌?”将士们各个异口同声地说:“我等誓与大王共生死。”

    我见大王被怒火蒙蔽,急忙劝道:“大王,三思啊。如今西戎刚破毕国,其势必锐,以我们几千人马是不可与之抗衡的,不如”

    没等我说完,大王大骂道:“将军,你也是毕国人,你跟寡人一样姓毕,今毕国已亡,亲人遭残,你身为将军却贪生怕死,是好汉的就拿起手中的武器随寡人杀进城去。”

    说完,大王毕万亲率三千精兵前去城中,我为了大局着想就留在了原地,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兵,但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二个时辰后,大王惨败而归,左臂受伤,后方正有西戎追兵

    我赶紧领兵救援。

    “大王,是我,臣特来此接应”我大声呼喊着。

    大王看着我感到有些惭愧,先前的三千精兵只剩下几十人,没有做任何休整,我立刻领大王南下。在西戎一路的追杀后,毕国将士只剩几百人。然而他们现在也知道回去是不可能的,复国大业只有另图打算。

    “将军,你领寡人一直南下,这是去哪里?”大王疑惑地问。

    “大王,我们去投靠晋国”我回答道。

    “投靠晋国?齐晋友好,我们冒然前去,将军就不怕陷寡人于不义吗?”大王严肃地说。

    “大王请放心,晋国也是周王室宗亲,与大王同姓姬,大王投奔晋国是对的,加上晋献公他野心勃勃,定不会与齐国平起平坐,何况各国都知道大王是有用之才,此去前去必定受重用。”我自信地解释着。

    大王一听,才放宽了心,赶紧连夜前去,以免遭到齐军的拦截。终于,我和大王来到了晋国,晋献公隆重地招待了我们,并重用了大王和我。然而我们并没有忘记复国的大计。

    当天深夜,大王私下来问我复国大计,我便跟大王说:“大王,您看见水里的月亮了吗?”

    “月亮怎么了?”大王不解地问。

    “大王,现在的毕国就像水里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所以毕国大王也不要想了。”

    “什么?原来将军你是这样的人,不复国来此做什么,还不如死了算了。”

    “大王勿怒,其实复国并不难,只要大王肯忘记尊号,竭尽所能为晋献公效力,他日建功立业,分封受爵,将来定可取晋代之。”

    “嘘小心隔墙有耳。”

    五年后,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命毕万为右乘,我为左乘,率兵讨伐霍国、耿国、魏国,并一举消灭。于是晋献公论功行赏,把原来也是姬姓的魏国封给毕万,并任为晋国大夫,改毕姓为魏姓。从此,毕万为毕国在晋国复国打下基业。

    公元前403年,毕万的后裔魏斯与韩国、赵国三家分晋,自称大王,复国之计终于替毕万完成,只不过姓改了,于是魏文侯魏斯下诏,从此魏、毕一家,不分你我。

    东周时期,我祖先曾为周天子平定叛乱立了大功。赏千金,封百户侯,成为楚地一方诸侯。

    公元前七世纪后期,楚成王出兵攻宋,与图霸中原的晋文公发生冲突,大战与城濮,当时祖先是楚国大将,他身先士卒。楚败,祖先一路护送楚王回国,身伏重伤。

    公元前594年,楚庄王称霸中原,论功封赏,与祖先结为异性兄弟,世代永享厚禄。

    到了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祖先默默无闻。他与美女西施同乡,却是个风流侠客。报国无门的他,只得浪迹天涯。听闻越王要攻打吴国,祖先担心西施的安危,特地冒死前去

    江东吴梦

    走着走着,忽然听见有什么声音。我细心地打量着周围,发现远处有数不清的白色营帐。山顶狼烟四起,山下千军万马。我轻轻地向营帐挪动,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约行至离军营二里路,我止住了脚步,却发现营外飘满着‘越’字的红旗,军士们都身披坚甲,成形列对。正在听一位将军人物训话,话词铿锵有力,略带些悲愤。倾刻间,叫声如雷,响彻山谷。微微听见那将军说:“今日,是雪耻的日子,大家将士同心,一举踏平吴国”将士们一听,各个

    心生怒火,似乎要把整个山谷荡平。

    今日必将又是一场厮杀。听口气,那将军应该是勾践。正想至此,忽又擂起鼓,又一个将军出阵叱道:“今奉越王勾践之命,尔等甲兵随我从东南方攻取吴国粮仓,大家有没有信心?”将士们又是一阵巨响滔天,眼看军队就要出发了。我看见勾践正朝东面长望,隐隐而笑,似乎胜卷在握,一点惧惮也没有。

    我赶紧向东奔去,一路上荒芜人烟,远远看见前面城墙上站着一女子,她正向军营方向望去,似乎早就知道大军将至。随后,我来至城下,两个‘吴国’二字已褪去几分容色,这里戒备松弛,嬉笑长扬,根本不知大祸将来,生灵将涂炭。

    我抬头一望,在城楼上挂着一个骷髅头,两眼正向前看着,这一定是伍子胥的头,可怜他一心为吴国,却落得如此下场。门外二十里隐约传来马声,一个骑兵倾刻间驰马而至,他瞟了我一眼,纵身下马,大声说:“快开城门,有紧急军情”只见铁索把城门慢慢降下,那骑兵心中有些焦急,我轻轻地探问:“是不是越国打来了?”他瞠了,两眼盯着我,急促地说:“你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我看了看周围,对他说:“我也是来报信的,可他们不开城门”

    那骑兵说:“既然如此,那你就随我一同去进见吴王吧?”我一听,满口答应了,于是他一把拉住我,挺身一跃,上马,向城中奔去。我朝城上一望,那女子已不见了踪影,来至城中,看到老百姓无所预事,心中不免有些痛心。

    一盏茶后,我们来至宫外,里面的堂皇让人目呆,铜凤银凰缠柱,玉石为阶,假石为院,湖,亭,桥,鱼,花香四溢。似是人间仙境。那骑兵立刻孤身入内,令我在外候着。

    突然,一双轻柔的手拍在我肩上,说:“是你?你怎么到吴国来了?”我转身一看,是一个貌美惊天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都足以让人心醉,我不假思索地说:“西施”。

    她似乎有些诧异,却又有几分兴奋。心里疑惑,直看着我愣了。

    “西施,我是特地来救你的,如今越军急来,不免会伤及无辜,请快随我走”我赶紧说。

    “我其实早已知越国要来,既然无意如此,我又何必强行”西施感叹道。

    “你又何出此言,难道你就不想去和范大夫团聚?”我劝勉地说。

    她一听到范蠡,眼中隐隐动泪,脸上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意。忽然,城内响起号角声,情况越来越急,眼看战争一触即发,我一把拉住西施的手朝西门而去,出乎意料的是,一路上竟无截兵,想必都被召去应敌了。

    随后,城内外各鼓齐响,震天地,荡鬼神,空气中微微传来伍子胥的笑声:真如我验了,真如我验了只见一将军在城上骂道:“勾践,你这小人,竟敢忘恩负义,今天我就再让你当回马夫,哈”勾践两眼怒火,嚷道:“吴王,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当年的耻辱越国要吴国十倍偿还,杀”

    一声令下,只见三千越兵已至城下,夫差亲领二十万大军出城迎敌,在西门城上,我看见西施双手紧握着,有一种担心,一种急切。

    两个时辰后,夫差兵退而固城,忽见太宰来报,说:“大王,东南粮仓已失。”吓得夫差大发雷霆,吴军将士也低了几分士气,而越军正在外呵声烈烈。

    后来,勾践同东南方越军夹攻夫差,逼得夫差先斩了太宰,然后狂找西施。命身边的亲信全力寻找,忽被一将士发现我和西施在西门,急速追来。我立马携西施出城,夫差大放冷箭,嗖嗖嗖箭已射到我的左腿,我无法行走,眼看夫差领兵将至。西施搀扶起我,吃力地往前行走,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夫差被越军团团围住。然而他对西施的爱未尽,一边大喊西施的名字,一边放长箭。出人意料,一只利箭又从我后背射入,听得一句:西施,下辈子,你再做我夫差的妻子。”随后。身坠马底而死。

    我看着痛苦的西施,嘴唇抖动不止。我一劲把她拥入怀里,她的泪水如大雨般,顷刻湿透了我的衣服,她看了我最后一眼,也望了西门一眼。她大哭道:“你不要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中国。下令大肆诛杀楚国将军,当时祖先是楚国副将,早在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就势不两立,哪怕楚国只剩一户也有与秦抗战到底。为避灭族之灾,他隐姓埋名,落泊而生。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祖先终于等来了展抱负的机会,他四处觅主,只可惜天不伶人,最后暂栖淮南王英布麾下,但淮南王不听忠言,蛮横无道,祖先为大业着想,连夜逃出

    乌江一梦

    “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到这边去搜搜”

    “大家跟我来,放仔细点”

    哒哒我终于逃脱了追兵。

    我是一个谋臣,作为臣子不应怀有二心,但识时务者应择明主而栖。何况淮南王英布出身山贼,治兵无道。想当初我苦谏截杀刘邦,而他却不用我计,生怕项羽趁虚而入,一点果断之勇都没有,岂能成大事。

    我望了望四周,荒芜人烟。心想:是去投靠刘邦呢?还是?可当初是我献计截杀刘邦,贸然前去,他会不计较吗?不行,我还是另图打算吧!

    走着,走着,渐渐听见有微微的号角声,忽然感觉心好沉,我打起精神朝有声音的地方缓缓走去。

    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如此凄凉?

    我惊奇地极目四望,眼前凄风四起,荒草伏地,狼烟散飘。我呆了,眼前的一切让我恐惧,我试着谨慎地向前移动,忽见远处悲声四起,有几座惨淡的营帐,在烈风中微微倾拂。我心想:“这不是军营吗?难道?”我不敢想像,小心翼翼地在地上扑行,渐渐地看见一挺笔直的旗杆,我为之一怔,上面写着一个又大又红的“楚”字。“难道这是项羽的军营?”就在我思虑时,隐隐约约看见营帐外站着一个穿着古代盔甲高大而雄威将军模样的男人,他疲惫不堪地站在帐篷外。那个男人的对面是一个神情惨淡的绝色佳人,那张如画的脸美得让人眩目,美得让人无法呼吸。虽然此时她面容憔悴,可是那绝望的神情中却显露出一种柔弱的,圣洁的美,让人无不心生怜惜。

    “虞姬,你听这四面八方哀婉依依的歌声,莫非真的大势已去?难道这九里山就是我项羽的葬身之地吗?”男人绝望地说。

    “霸王,不管是生是死,你都是我虞姬心中的大英雄,我永远都会在你身边,只要我们能在一起,又有何可怕的呢?”女人不慌不乱从容地说。

    原来这男人真是项羽,绝色佳人便是虞姬,我心想:“我怎么到这里来了?这不正是四面楚歌吗?”

    “可是可是我答应过要给你最好的生活,最奢华的享受,这样的生活才是我虞姬应得的。”项羽有些丧气,此时的他,也没有了昔日的豪迈,剩下的只有儿女情长。

    虞姬淡淡地笑了笑,上前拥住项羽的胳膊,眼睛里流露出对身边这个男人的无限爱意,她柔声地对项羽说:“霸王,我不要什么奢华享受,我有幸能和霸王在一起,这就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更何况,英雄如你,霸王一定会东山再起的。”

    项羽激动地握住虞姬的手说:“虞姬,项羽我何德何能,能得到你毫无保留的爱和信任,今世足已无撼,不过我项羽答应你,一定东山再起,杀了刘邦那卑鄙小人。”

    说到刘邦,虞姬有些颤抖,她深知刘邦阴险狡诈,那会给项羽翻身的机会,如今的话也只是安慰项羽而已。其实她早知道大势已去,心想一旦被俘,以刘邦那好色之徒定会虞姬不由深深吸了口凉气,她明白,现在已无退路,是该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于是她毅然地对项羽说:“霸王,你听这四面楚歌,你看将士们走的走,逃的逃,现在不是你叹息的时候,而是我们面对现实的时候,霸王,我不要被俘,更加不要看到霸王你被侮辱。不如就让臣妾舞剑,如何?”

    项羽早已心力焦脆,于是坐了下来,一边看虞姬舞剑,一边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只见虞姬也舞剑和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霸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我早已预知会有如此悲切的下场。可没等项羽反应过来,虞姬就已横剑自刎,顿时血流如柱,将士们无不大吃一惊。项羽痛苦不绝,看看将士们,只剩下虞子期等二十八骑,心想为了虞姬该做最后的生死决战了,只见他阔步地进了帐,我突然大叫了起来,刚话落,就被虞子期抓住,押到项羽的营中,看到满目沧桑的项羽,我知道虞姬的死已令他心碎了。

    “你是什么人?敢私闯楚营,是不是汉军的奸细?”项羽气愤地说。

    “霸王,我不是刘邦的奸细,我是特地来投奔你的”我颤抖着声音说。

    “胡说,朕从来没见过你,看你一身古灵精怪的打扮,一定不是什么好人,虞子期把他拖下去”项羽大声嚷道。

    我吓坏了,危机关头,我想到了项羽的弱点,于是大骂道:“项羽,你这个懦夫,亏我那么敬仰你,都说你是大英雄,今日一见,不过是暴虎冯河的懦夫。”

    “大胆,但敢对霸王出言不逊”虞子期嚷道。

    我知道说了这写话项羽一定不会杀我,因为当年吕稚就是凭这点而保全自己的性命的。项羽听完后,大声地说:“说的好,我项羽是个懦夫”于是沮丧地跑出营帐外,只见他用力地挥动着那把天子剑,发疯似地一直说着“懦夫”我知道他绝望了。

    我轻轻地走到他面前,凝重地说:“霸王,你不要这样,如今之际是要镇定,你要带领将士们突出重围,凭霸王你的威勇,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否则,虞姬在九泉之下也不安的。”

    项羽一听,果然镇作起来,连夜把虞姬的尸首埋在了荒郊外。清晨,立即命虞子期召集剩下的将士,骑上乌骓马,让我带路,决定杀出重围。

    营外几十里外在已埋伏了几十万汉军,只见山顶上坐着一个将军人物,他得意地大声嚷道:“霸王,别来无恙吧,韩信我在此恭候多时。我早已在此布下天罗地网,任你插翅难飞,今天这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当年的耻辱,我要你十倍偿还”

    “就算你有千军万马,今天也休想困死朕”项羽大声地说。我从项羽的眼睛里看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于是我也大声喊着:“我们将士齐心,同霸王杀出重围”项羽用深重的目光看着我,我知道他很感动有这么多将士跟他出生入死。

    倾刻间,百万汉军一拥而上,我们被团团围住,只见项羽使出浑身的力气,象猛虎一样来回奔杀,以一敌百,看得韩信目瞪口呆。终于项羽带领我们杀出重围,韩信满脸怒气,下令全军活捉项羽,否则全军一同治罪。

    突围后,将士们都已精疲力尽,他们乞求霸王先行,要留着有用之躯。项羽被感动得热泪满眶,随后带着我和虞子期朝乌江奔去。

    后来汉军追至,虞子期身死乱箭中。项羽命我先行,自己断后。我当时很感动,急切地说:“霸王,我在前面的乌江等你”一路上,我看到大批的汉军朝项羽奔去,似乎他们旨在项羽一人,而我很平安地来到乌江。这里也很凄凉,寥无人烟,只有一条船。我心急如焚地等着项羽。半时辰后,只见项羽蓬散着头发向这里奔来,他似乎全身无力,乌骓马也流下了泪,似乎在痛惜眼前的大英雄如今狼狈不堪。

    “霸王,快上来,快”一白发老人大声喊着。

    项羽下了马,迈着沉重的步子缓缓走来,他用手摸了摸乌骓马,又看了看我,似乎心已经死了。我很着急,忽然,嗖的一声,一只利箭刺进了我的后背,我倒下了,项羽赶紧扶起我说:“你不要死,朕还要带你回吴中呢,你还要替朕筹谋划策呢”我看着他一脸的沧桑和无奈。

    “霸王,对面就是江东,只要霸王忍下今日的耻辱,回到吴中,以霸王的威名,聚集十几万将士,再卷土重来”老人劝道。

    项羽朝乌江对面望了望,看了看我。叹道:“卷土重来?想当初我跟随我叔父起义,除暴秦,那是何等的豪情,如今跟随朕的将士死的死,走的走,只剩下朕孤身一人,纵使厚起脸皮回去,又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呢?”

    此刻的项羽跟一块死人一样,无精打采。或许是因为这次仗打的一败涂地,或许是因为有负于出生入死的将士,还是因为心爱的人死去已无心再战。他轻轻地对白发老人说:“如今朕最挂念的就是这匹乌骓马,它随朕征战多年。如果我死了,这匹乌骓马你一定要替我好好照顾它”看着他满脸无助的样子,白发老人立马答应了。

    随后,汉军追至,这时项羽心一振,阔步朝汉军走去,当即呵住一将军,那将军立马从马背坠下,连连后退。几前汉军没有一人敢上前。突然项羽横刀一抹,只见鲜血从刀尖滑落,终于他倒下了,一代英雄倒下了。顷刻间成千上万的汉军都争抢着项羽的尸体。场景无不让人震撼!

    曾因祖先献计淮南王截杀刘邦,因此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后没有重用后代祖先,从此家业在汉朝一落千丈。为了在汉朝有所作为,祖先一直教育后代自强。各种差事都尝试过,都不见有效。

    直到汉元帝时,也就是我的那个时代。画师很有前程,于是我打四岁就开始学画画。今日终于有幸入宫,做一名画师。父亲说这对于一个画师来说是最高的荣耀了

    塞外别梦

    红日隐落,残霞红天。孤城上,风声凄凄。仰望长空,我看见一只孤雁南飞。城下有许多高大挺拔的枫树,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枫树下,闻着飘落的花散着淡淡的幽香。这是一个美丽女子依偎的枫树,她告诉我:在她家乡每个女孩都爱依靠在枫树下,如今岁月不同了,当初的想法也瞬间破灭。

    我是宫中的画师,入宫的那天我认识了两个人:一个是貌若天仙的王嫱,一个是贪财近利的毛画师。在宫里的那些日子,我画过无数女子,却从未见过像王嫱那般容色。后来毛画师动了歪心,在画像临宠时,便故意在她脸上做了手脚,没想到还真没被皇帝选中。

    有段时间,我常看见王嫱一个人惆怅。她当时还不知是毛画师做了手脚,一心等着临宠。转眼几年过去了,她开始有些焦急,又来到我们的画室,远远就闻到她身上的那种幽香。

    “毛画师在吗?”她虔诚地说。

    “毛画师不在,王姑娘今日来有何要事不妨告诉我”我看着她说。

    “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画像日,今日来有一事不明,宫中比我逊色的宫女比比皆是,为何独我四年也不得受宠呢?是不是”她沉重地说。

    我没等她说完,便插话说:“你就那么想受宠吗?历来宫女都想一时富贵腾达,可又知一旦进入深宫,后悔的人有多少?外面的人想方设法要进去,可里面的人呢?她们偏想着怎么逃脱这繁色之地。”

    听到这,王嫱低下头,又依靠在枫树下,她望了望苍穹,没说半句话便轻步离去。

    第二日,听闻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大汉提亲,皇帝正愁没有女儿,于是下诏:凡自愿远嫁匈奴的宫女,朕当封为公主,世代安享富贵。诏书一下,宫女议论纷纷,有的担心远嫁匈奴水土不适,有的舍不得故乡和亲人,有的担心路途的遥远

    就在宫女徘徊时,王嫱站了出来。她亲自写了一份远嫁匈奴的请求书,皇帝一阅,龙颜大喜,立刻册封王嫱为公主,易名王昭君,择日受庭出嫁。当晚,皇帝大宴呼韩邪单于。

    然而,这天晚上,我偷偷来到王嫱房外,听见她独自一人在窗台哭泣,悲愁之声足以让黑夜划明。我知道其实她也是迫不得已的,昨日听了我一席话,或许让她认识到,与其在宫中等死,不如为国做点有意义的事。只是想想此刻一去,何日方可归来,匈奴偏荒之地是否也有枫树可依?

    寒风娑娑,孤雁北飞,今日是皇帝召见王嫱之日。大殿上,人潮满庭,席间欢笑飞盈。远远有一女子进殿,群臣把目光全集聚在她一人身上,当她已走入殿中时,群臣都瞪大了双眼,就连拥有三千后宫的皇帝也怔了,他的一双眼一直就没离开过王嫱,连赐婚大事竟都忘了。

    “哎呀,皇上,没想到您竟把这般美丽的女儿嫁于我,真是天大的恩赐啊”呼韩邪单于兴奋地说。

    然而,皇帝却毫无听见“皇上,到了行礼的时辰了,皇上”太监连续叫了三次,皇上才微微应道:“哦”失望地坐在大殿上。

    “她她就是王嫱?”皇上询问道。

    “小女子正是王嫱,皇上可以行礼了”王嫱说。

    皇上看了王嫱几眼,无奈地宣布:“今日是汉匈联姻大日,朕特赐公主王嫱于呼韩邪单于,从此汉匈世代友好”话刚说完,只见皇上指使太监朝我们画室去了,嘴里一直唠念着什么。看到呼韩邪单于带着王嫱出殿后,众文武大臣心中无不发出一声叹气,或许他们万万没想到如此美貌的女子竟要远嫁他乡,就连皇上都无缘宠幸她。

    “来人,带朕出宫亲送昭君”皇上急切地说。

    随后,大队文武百官,几千军队浩浩荡荡送昭君出城,皇上亲自为昭君牵马远行。我也随同而去,本来我也难免受处罚,是昭君怕我受刑,事先替我求情,并让我同行。可怜毛画师在昭君出殿后就被诛杀。

    出了洛阳,来到一片茫茫草原,大队人马无不相随而行,希望能多陪陪这位弱小的女子。皇上一路问寒问暖,再三嘱托。寒风时不时送来塞外大漠气息,天地空旷得什么也看不见,这次远行就好比踏上一条不归路。

    “皇上,请把画师传来”王嫱轻柔地说。

    我立刻被皇上呵斥到马前,她对我微微一笑,说:“谢谢你一直以来鼓励我,前天的一席话让我明白了所有,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你要多多保重”

    我被感动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愁绪充满了心里,说不出半句话。突然,王嫱弹起一曲悲愁离歌,那琵琶声悠远凄凉,随着风飘尽大地南北。忽然间,草木皆悲,鸟鱼同泣,行人车马无人不停下倾听,都流出了对这女子的同情,婉怜之泪。

    “好了,皇上,送女千里,终须一别,前面就是阳关,请皇上放心,我呼韩邪定会好生相待公主的,请皇上留步。”呼韩邪单于安慰地说。

    只见单于牵来一匹骆驼,纵身坐在昭君后面,扬鞭而去。

    “昭君,记得有事捎信给朕”皇上大喊着。

    转头的一瞬间,我看见昭君流泪了。她渐渐消失在无边的草原,然而那悠长的琵琶声时时传来,似乎在诉说着一路的坎坷和无奈。随后,我立马被抓了起来,准备处死。

    “不要啊,皇上?你不能有负于昭君啊?”我大声嚷着。

    “行刑,都怪你们这帮画师”

    天国吹梦

    时光轮回,千年之后。清朝末年,公元1853年终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当时祖先是江南人,属于天国范围。曾经受忠王和英王救命之恩。公元1863年清军全力进攻天国,正当英王被团团包围时,祖先冒着危险赶去天国。

    “这不是英王陈玉成吗?他怎么”刚想到这,忽然一道闪电划过我的胸膛,天地间顷刻布满了哀鸣,我心一横,急速朝天京奔去,一路上不远的狭道满是清兵,我知道英王此刻有难,特去请忠王救援。

    跋山涉水,终于看到了天京城,这里依旧繁花似仙境,戒备森严,正要闯进去却被天兵拦住。

    “你是什么人?是不是清妖派来的奸细?”天兵嚷道。

    “我是天国人,不是清妖,今有急事要见忠王”我大声地说。

    天兵坚决不让我进城,正好被巡检的忠王看见,便瞧了过来。

    “发生什么事了?在此大喊大叫”忠王责备道。

    “忠王,这里有个可疑的人说要见您”天兵说。

    忠王朝我看了看,说:“看他一身打扮不像是清妖的奸细。”

    早已心急如焚的我,走到忠王面前急促地说:“忠王,英王他有难,我是特地来报信的。”

    顿时,忠王的脸沉了下去,就像天上的黑云压了下来,但他很镇静,速调五千精兵亲自前去救援,由我带路。在路上,当忠王听说英王是被奸细谋害的,他一双怒眼似乎要燃烧整个山林。他一路上急切,担心,恨不得立马飞到英王身边,但是在不远处发现了大批清兵行迹,于是忠王命令我等隐蔽起来。

    待清兵到来,忠王一声令下,五千天兵急冲杀而至,打得清兵措手不及,四处窜逃。就在此时,一身伏重伤的天兵急踹踹奔来,说:“忠王,英王他为天国捐躯了。”忠王一听,身子往后退了几步,心像是有千万个刀在割,听到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眨眼而去,让这位英俊潇洒,智勇过人的忠王悲痛不已,为了大局着想,他随即领我们火速返回天京。

    此时的天王洪秀全已卧病在床,听说英王战死,更是痛心,当即吐了一大口鲜血。洪秀全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为了天国的前程,立即召忠王密谈,整整二个时辰,忠王带着失意走出天王府,随即召开紧急军会,他言辞尖利,信志高昂,似乎对天国的未来很肯定,他把各路将军全集结在各个重地把守,自己奋力保卫天京。我从他的眼中看出了一种惆怅,然而不死心的忠王和对天国的忠心与执着却感染了天国的每个子民。

    第二天,天王洪秀全驾崩,整个天国臣民悲痛不已,这位天国的皇帝终于可以歇息了。然而他的死给天国臣民带来了疑惑,人们对天国的信心已经开始动摇了,为了稳定人心,忠王亲自给天国臣民讲有关天国命运的道理,人们为有这样一位忠王而自豪。随即,幼天王洪天贵福登极为帝,忠王被尊为“国父”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他处理,只可惜时势实在是难以改变。

    当天晚上,忠王一个人在天王府外踌躇,我知道对于天国城池一个一个失陷,他有些绝望,心中的那份忠烈之火也快燃尽。我轻轻走到他身边,说“忠王,你放心吧,天国一定会好起来的,你日夜为天国操劳,可要保重贵体,天国不能没有你,天国的臣民需要你。”

    忠王看我如此坚定,忙说:“希望天国的基业不会败在我手里,想当年天国是多么辉煌,而如今东、南、西、北、翼、英六王都离我而去,假如可以拿我换取天国的安稳,我宁愿去死。”那一晚,我们谈了很多有关天国前程的事,他对我的看法似乎很赞成。第二天,忠王任命我为左军统领,并命安王、福王保护天王府的安全。因为前方来报,清兵已经开始攻取汉口,直逼天京,为了天国,忠王不得不挺身而出,当日他率领二万天兵赶赴汉口。

    在去汉口的路上,一片荒凉,我看见忠王的眼角涌出几滴泪水,我知道忠王他痛恨自己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昔日的美景如今已花残柳败。听闻此次清帝极力派出了二十万大军,要与天国作生死决战,忠王时不时看看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他待兵如兄弟,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力。

    到了汉口不久,我们就遇到了曾国藩湘军的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双方各有胜负,死伤无数。到了晚上,四周都响起了悲歌,又是一曲“四面楚歌”这是清兵的阴谋,想让我天兵军心大乱,忠王看看军营,已是全身乏力,他深知天国气数将尽,昨晚的话只不过是安抚人心自取开心之言。深夜,忠王率领我们伏击清兵,大获全胜。

    第二日,汉口难保,忠王命我们火速退保天京,在此聚集了十万天兵,但这些天兵都对天国失去信心,无心再战。忠王来到天王府,看着几岁的幼天王洪天贵福,很是心痛,心中无比失落,他不忍心幼天王命丧清廷,把后事安排妥当后,自己又亲临城上指挥,面对清兵的火炮攻击,天兵无力可挡。不久,天京城被攻破,清兵杀进城中,一场血杀开始了,城里几十万人成了血海之流。忠王命安王、福王带幼天王先行,自己断后。刚至后门口“砰”的几声枪声,安王、福王倒在地上,幼天王哭声不断,我立即抱起幼天王与忠王会合,清兵一直追杀到城外林中,忠王看着惊吓的幼天王,流下了辛酸的泪,他说:“幼天王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全力保护好幼天王,天国的希望就靠你了。”我不忍心走,忠王怒叱道:“再不走,我就死给你看。”我知道忠王他恨不得一分为二,他刚才的眼神流出的不是泪,而是对这位幼天王的痛心和怜悯。

    后来,清兵追至,抓获了忠王,我带着幼天王四处窜逃,突然“嗖”的几声,利箭已射入我的身体,我伤倒在地,痛苦地说:“幼天王,我不能再保护你了,你一路小心。”

    幼天王哭着看着我,目光里的稚气是那么迷茫。忠王在清兵牢房中,丝毫没有表现出屈服的意思。清兵无奈,只好等抓到幼天王再劝降。

    后来,清兵抓获了幼天王。第二天,曾国藩带着幼天王来到忠王面前,看着哭泣的幼天王,忠王又一次痛心难忍。他仰天长笑,大声地说:“此乃天亡我朝,幼天王,微臣不能保你周全,实在没有面目去见天王。”

    随后,曾国藩命刀斧手当着忠王的面把幼天王杀害。此时的忠王心力交瘁,所有的希望都在那刀口铡出鲜嫩血迹的时刻破灭。就是这么一个对天国忠贞不二的英雄,实在是不能扭转时局

    他后来在清兵牢房中写下了天国灭亡的原因,以及对奸臣的痛恨,最后他也被曾国藩杀害。但是他的精神却令清兵也敬佩十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