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侠情

毕海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辰小说网 www.xiaochen.org,最快更新毕海平文集最新章节!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介绍:两个义气深重的挚友,为何争风吃醋?是什么让他们同时爱上一个女?一个比他们大十岁的女人,和他们之间会有真爱吗?是权利的诱惑?还是真情的行动?为何一代诗仙为她痴迷?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这是何等的海誓山盟,最终谁又是情路胜者呢?一切的爱恨情仇尽在新版小说诗仙侠情。

    一.游侠江湖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公元706年,有一户人家从很远的中亚碎叶城迁居到山清水秀的四川彰明,这是一户富商人家,这户人家姓李,坐落在物阜丰饶的街道。家中有一对兄妹,感情深厚。兄名李白,妹名李月圆。独特的风景造就了李白的洒脱,浪漫情怀。每当他烦闷时,总会一个人静静地在蜀山沉思。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正值青壮年的李白有出蜀的决定,为了百姓,也为了自己。

    公元726年,李白决定走出蜀地,闯出一番功业。今日便是他和妹妹李月圆分别的日子,李白正在房间收拾东西,他告诉妹妹不要伤心,他说他有大志大理想要实现,就必须走出蜀川之地。妹妹很支持李白的想法,为了鼓励他今天亲手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兄妹两边吃边谈论,李白为有这样一个体谅他的妹妹而感动,其实李白在心里也舍不得这个妹妹,但男儿志在四方。饭吃饱了,李白正要启程,只见李月圆快步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等等。。哥”李月圆大声喊道。

    “还有什么事吗?”李白问道。

    “哥,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这是我昨晚亲手为你绣的香荷包,你把它带上,在外面一切要小心,知道吗?”李月圆含着泪说。

    “知道了,月圆,看你眼都红了,哥只是出去求功名,又不是不回来了,听话,不要哭了。”李白酸笑地说。

    “记得捎信回来”李月圆喊道。

    就这样,李白走了,走出了那个生他养他的蜀地,一路上坎坎坷坷,辛酸苦楚没有催消他出蜀地决定。道虽难,然而他所眷恋的还是一路的美景。

    李白出蜀后,在几年里先后游历了洞庭,浔阳,襄阳,扬州,庐山等地。结识了王维,孟浩然等一批大诗人,留下了不少足迹。有一天,李白来到一片无人区,饥饿口渴的他,全身无力,正瞧见不远处有一清潭,只见他狂奔而去,喝了几满口,再用清水洗洗脸,顿时感觉全身清凉,犹浸泡在这大自然。随口叹道:“真舒服啊,原来世间竟有如此清凉之水,少见啊。”

    “少见什么啊,李公子?”一身穿黑衣,手持大刀的汉子嚷道。(其实这汉子是彰明出了名的山匪,看见李白一个人出远门,就一路盯上了。)

    “你是什么人?想干什么?”李白惊异地说。

    “想干什么?”只见那汉子拍一拍手掌,山林中便涌来一帮人。李白心想:莫非碰上了山贼,心中不免有些焦虑。

    “想活命的就乖乖地把银子留下,否则今天叫你见阎王老子去”那汉子呵斥道。

    李白一听这种架势,额头冒出几滴冷汗,不给的话难免一劫,给的话今后日子怎么过。正当李白犹豫时,那汉子带着一帮人快步走来,准备抢劫财物。李白见来势凶凶,连连后退,心中很是恐慌,李白恐慌不是因为怕他们,李白十五岁就学剑,而且无功并不差。只是看到这帮人跟饿狼似的,而且人多势众,所以胜算的把握很小。眼看那汉子已经逼近自己,李白随手从腰间拔出利剑。双方进行了一场厮杀,由于李白空腹作战,最后寡不敌众,伤到在地,那黑衣汉子用大刀挑起李白的包袱,脸上露出一副得意的笑容,打开包袱一看,那么多值钱的财物,简直让这帮人惊呆了。为了怕招惹官府,败露形迹,黑衣汉子想杀人灭口,已经无力的李白心想:难道我李白今日就要葬命于此吗?

    刀正从半空中劈来,突然砰的一声,刀断两半,那帮人瞪大眼睛一看,只见一白衣少年出现在眼前,手持锋剑,长发飘逸,威风凌凌。李白也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人来救他。

    “你是谁?最好别多管闲事,否则。。”黑衣汉子叱道。

    白衣少年没等他说完,便大声说:“在下南侠楚湘南(黑衣汉子一听冒出冷汗),快把包袱还给这位前辈,否则别怪在下刀剑无眼。”

    黑衣汉子很是畏惧,但看看自己手下几百人,人多力强,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晓。于是一声令下,几百人一拥而上,各个杀气重重。只见楚湘南快刀斩乱麻,几招下来,那帮人死的死,伤的伤。李白在一旁看呆了,心想:难道是上天派天仙来相救于我。

    “大侠,饶了我们这帮贱骨头吧,我们今后再也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了”黑衣汉子跪地恳求道。

    楚湘南沉思一会,看看他们狼狈的狗样,骂道:“这次就放过你们一马,快滚,今后再让我碰见你们就别怪我无情了。”

    话刚落下,那帮山贼赶紧转头溜走了。楚湘南俯下身子拾起李白的包袱,递给李白,说:“前辈,你的包袱(李白爬了起来,整整衣服)你的伤势不要紧吧?”

    李白感激地说:“不要紧,多谢大侠相救。想不到你就是闻名江湖的南侠楚湘南,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前辈过奖了,在下只不过会点雕虫小技,说起英雄,为国杀敌的将军才是敬仰的”楚湘南谦虚地说。

    李白听他这么说,很是惊异,心想:如此少年竟有此等豪情壮志,真是国之福,民之福。于是有义结金兰的念头,只是不知南侠意下如何。此时的李白也是名气不小的诗人和剑客了。楚湘南听说后,很是激动和欣慰。两个人便在清潭边指天为证,结为兄弟。可见一般大士惜才惜友大凡是不计较出身和年纪的。两人足足相差十岁,感情却是很深。

    “李兄,此次远行多有不测,小弟愿全力追随大哥”楚湘南诚恳地说。

    “楚兄,有你做义兄,李某今生死无足惜”李白激动地握住楚湘南的手说。

    “快别这么说,如今你我结为兄弟,何分彼此呢?对了,李兄,接下来我们将往哪里去呢?”楚湘南说。

    “不如先去终南山吧,听说那是个好地方,先去那再做打算”李白说。

    于是两人踏上了去终南山的路,这一路平平坦坦,一路风景独好,一路乡民热情,可让他们依恋万分,也让他们对唐朝的未来充满激情和希望,此刻的他们满腔热血,大志成胸。

    半个月后,他们上了终南山,这日天色将晚,李白和楚湘南就住在终南山的别馆里。夜色胜美,诗人李白怎耐得住。他早已来到院中赏月,一边喝着自带的美酒,一边吟诗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好诗,好诗啊,真不愧是大唐第一才子。李兄,你文采飞扬,又胸怀大志,一定会功成名就的”楚湘南坚定地说。

    李白笑了笑,两人很投机地大谈国家大事和自己的前程。忽然听见有什么声音从院墙上而过,敏锐的楚湘南微微看见一蒙面人进了院子。于是李白和楚湘南秘密跟了过去。他们发现是个女刺客,正小心翼翼地进了后院,为了探个究竟,他们一路盯着。女刺客来到白天招待他们的馆主李玉真房外,只见女刺客用剑轻轻挑开李玉真的房门,女刺客谨慎地走了进去,此时李玉真已经熟睡,根本不知道会有刺客来行刺她。那女刺客一步步逼近李玉真,轻轻从腰间拔出剑,狠狠地刺了过去,李玉真大叫一声,楚湘南赶紧闯了进去,女刺客见行踪败露,想从屋顶逃走,却被楚湘南紧紧盯上。馆主李玉真已经受伤,李白赶紧扶起她,替她包扎。顿时别馆里也忙成一团,下人也慌忙地来看李玉真。替她处理伤口。略微包扎后,他们赶紧出来看情况,正见楚湘南跟女刺客周旋,几回合后,只见楚湘南腾空而起,双手握剑翻身直去,步步逼近女刺客,女刺客连退数十步,伤到在地,胸口流血不止。

    李白叱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要来行刺她?”

    “哼,要杀便杀,少说废话”女刺客坚决地说。

    楚湘南慢慢地走近女刺客,用剑挑开她的面纱,出现在他们面前的竟然是一位神情惨淡的小女子,似乎心中有许多许多无奈和痛苦。

    “看来姑娘也是个讲侠义的人,她跟你无冤无仇,为何你要行刺她呢?”楚湘南说。

    “本姑娘的事不需要你管,要杀就杀,少啰嗦”女刺客倔强地说。

    楚湘南看她如此倔强,沉思了一会,说:“你走吧,(在场的人都不解)以后不要再做伤天害理的事了。”

    “楚兄,你真放她走啊”李白惊奇地说。

    女刺客看看李白和楚湘南,吃力地直起身,可是胸口还在流血,刚走到院门口就晕倒在地,楚湘南,李白赶紧抬她到李玉真的床上,李玉真吩咐下人去打热水,楚湘南赶紧叫他们退下,自己亲自运功替她疗伤,楚湘南轻轻把女刺客的上衣解开,把胸口的血块用内功散开,看来女刺客伤的不轻啊。

    “李公子,这次多谢你们相救,我今生无以为报”李玉真感激地说。

    “李姑娘不必客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我们理所当然的事”李白客气地说。

    “对了,李姑娘,你的伤势没大碍吧?”李白询问道。

    “哦,只是一点小伤,不碍事,倒是那位女刺客伤的不轻啊”李玉真说。

    “对了,李公子,还不知你们来此做什么呢?”李玉真接着说。

    “我和楚兄本是去求功名的,可是一直都没人赏识,空有一身热情,却无报国之门啊”李白感叹地说。

    “李公子,你不必叹气,只要你们坚持,将来一定会被朝廷重用的。”李玉真安慰地说。其实从此刻起李玉真也想帮李白,毕竟自己也是皇族的人,只是现在还在别馆山。不过她心里面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半个时辰后,楚湘南疲惫地走出房门,李白和李玉真赶紧走过去,看见楚湘南满头大汉,忙扶他坐下休息,李玉真命人端来热水,亲自拿进去替女刺客疗伤,她用毛巾敷在女刺客的额头,一晚上,李玉真都在细心地照顾着女刺客。可见她是多么善良,竟会救一个要刺杀自己的人。

    第二天,女刺客醒来,看见身旁睡着一个人,她动了动,胸口有些痛,李玉真被惊醒,看见女刺客醒了,忙叫人去喊李白,楚湘南。“姑娘,你醒了,昨晚你昏睡了四个时辰,对亏楚公子救了你。”

    女刺客看看自己的伤口,真的被包扎了,可是心里又感激又生气,毕竟自己是女儿家,胸口怎么能被男儿看见,这叫他今后怎么好意思过。

    楚湘南,李白气踹踹地跑进房内,说:“姑娘,你终于醒了。”

    女刺客见他们如此诚心,人这么好,再看看自己要杀的李玉真,一晚上都在照顾她,心中确实很感激。她轻轻地说:“多谢几位相救。”

    “姑娘,看你也不象什么坏人,干嘛要做刺客呢?”李白探问地说。

    女刺客沉默了很久,才轻轻地说:“我,其实我”

    “不要我我我了,有什么就说出来,看我们能不能帮上你什么忙?”李白说。

    女刺客这才把原委说了出来,原来她叫小侠女,她的爹是朝廷命官,因为被诬陷入狱,现要赎金三十万金,而正在此时有人出五十金刺杀李玉真,于是她被迫地走上这条路。

    “小侠女,你放心,只要我李白还活着,就一定帮你,你就放心在这养伤”李白豪爽地说。

    “小侠女,那你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吗?”楚湘南问道。

    小侠女含着泪花轻轻地说:“我娘被发配益州,现在生死还不知呢?”

    “小侠女,你不必担心,我家就离益州不远,我待会就捎信给我妹妹,叫她找人把你娘赎出来。”

    小侠女一听,很是感动,眼泪不停地流了出来。看到有这么多好人帮她,小侠女心里十分感激。但她不能多停留,还有好多事要等着她去做。于是第三天,她坚决地离开了终南山,她的伤势也基本痊愈了。在她走的第二天,李白和楚湘南也离开了终南山,去了当涂他的族叔李阳冰家。

    就在李白他们离开后的第五天,唐玄宗因想念九公主李玉真,特下诏接公主妹妹回宫。李玉真接到圣旨后,心里很矛盾,在她心里终南山已经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然而想想前几天和李白的谈话,她最后还是决定回京。

    当她走出终南山,才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繁华和喧闹,似乎外面的每个人都是忙忙碌碌的。十天后,李玉真来到洛阳,当时天色已晚,就住在了一家上等客栈。当晚,她的随从都早已入睡,唯独她长夜难眠,她走上客栈的楼阁,放眼长望,连连叹气。此时住在楼阁东房的王维听见有人叹气,便好奇地起身出了门,这才发现是一个貌美的女子,王维走了过去,问道:“姑娘,为何作此长叹?”

    李玉真沉默无言,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你看,人就好比天上的星一样,你要想得到更多的人仰望,就必须让自己更亮。”

    王维一听,想想自己,人到中年却未求的一官半职,也对天长叹起来。“公子,你怎也作此长叹,莫非公子心里也有不解之愁?”李玉真好奇地问道。

    “姑娘,不瞒你说,我王维饱读诗书,满腹经才,如今四处觅主,希望得到人的赏识,好为国为民出点力,可如今却无用武之地,方作此叹气”王维苦着脸说。

    李玉真听说他是大诗人王维,很是欣慰地说:“公子就是闻名京城的大诗人王维,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王维又叹了一口气,说:“姑娘过奖了,我王维哪称的上什么大诗人,纵观大唐,真正称的上大诗人的当数李白。。”

    李玉真没等王维把话说完,就插话道:“王公子,你也认识李白?”

    王维笑着说:“当然,前些年在襄阳,我和李白相识的,他是我的知己,莫非姑娘也认得他?”

    李玉真点了点头,说:“认得,认得,前些天他还和几个朋友住在我终南山的别馆呢。”

    王维一听,心里有些惊异,心想:莫非这位姑娘就是九公主李玉真?此时,从楼下来了一个丫鬟,见她恭敬地说:“九公主,你怎么到楼上来了,奴婢都急死了。”

    这时王维愣了,因为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仰慕已久的九公主李玉真现在竟出现在自己面前,反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公子,你怎么了?没事吧?”李玉真问道。

    王维吞吞吐吐地说:“没。没事,原。原来姑娘就就是九公主,真是失敬,失敬。”

    “王公子,快别这么说,我才不想做什么九公主,你是不知道,其实皇宫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宫里的事情复杂的很。”李玉真带着丝丝愁意说。

    “既然公主如此苦闷,不如就让王维为公主弹曲一首,以表心意,如何?”王维兴致地说。

    李玉真听说王维要弹曲,满脸笑意,连连点头答应,赶紧命人去取琴来,却没想到王维早已经安排好,随即两人进了东房。李玉真坐在王维对面,神态自如,细心地看着王维很悠闲地弹着琴曲,顿时琴音如闲云野鹤,悠悠之音此起彼伏,整个客栈已陶醉于这琴音中,李玉真越听越入神,仿佛进了仙境,游弋于天地之间。琴音中流露出王维对李玉真一见钟情的丝丝爱意,随从各个也都沉醉于琴音,如痴如醉。王维足足弹了两个时辰,才歇下。此时的李玉真仿佛还沉醉于琴音中,没有晃醒过来。

    “公主,王维献丑了。”王维连连说了三声。

    “王公子,你。你弹完了,真没想到你还有此等才能,听了公子的琴音,我的烦恼如拨云见日,心情舒畅。”李玉真欣然地说。(其实此时李玉真已经对王维有些暧昧之意。)

    “能扫去公主心中的烦恼,王维自感欣慰。”王维说。

    “王公子,你既有横才,待我进宫一定向皇兄举荐你,对了,你若不介意,不如就随我同往,如何?”李玉真说。

    王维很是激动地满口答应了。第二天天一亮便一同去了长安。